莫耶斯被曼聯辭退,或許是意料中事,但消息被確認,仍然引起不少迴響。
先天因素乃莫耶斯的致命傷,他接下的是費格遜的盛世皇朝。費格遜為帥二十六載,他捭闔縱橫,多年來東征西討、南攻北伐,建下了不世奇功,有傳媒更評選他為有史以來最佳足球領隊。莫帥新掌帥印,就像蓋莰(Bill Gates)和喬布斯(Steve Jobs)的繼任人,聲望不足,把他和前任比較,公衆難免對其信心打了折扣。當年諸葛亮初出茅蘆出任劉備軍師,以張飛、關羽為首等將領提出質疑,認為這小子乳臭未乾不足以當大任,幸好孔明運籌唯握,為劉備打下了一兩場漂亮勝仗,諸將信服。當年劉軍屢戰屢敗,乃狼狽之師,勝仗對他們而言是久旱逢甘露,故此孔明僅一兩場勝利便足以得到認同。但莫帥卻擁精銳之師,勝仗是理所當然,敗仗乃不可寛恕。先天因素,加上球隊連番遭逢敗績,令公眾對其不信任有增無減,最終導致帥印被奪。
再談後天因素。根據司馬遷著《史記》卷五十四<曹相國世家>記載,當年蕭何離世,曹參繼任相國,他沿用蕭何留下的一切法令,無所參更,無為而治。皇帝質問曹參,他反問皇帝:「陛下與先帝比,誰更英明?」皇帝回答:「朕豈敢與先帝比較。」曹參再問:「陛下認為臣與蕭何相比如何?」皇帝答:「你好像比不上蕭何。」曹參於是解釋:「先帝與簫何平定天下,法制健全,我們只要沿用遵從,不犯過錯,豈不合適?」由於曹參沿用蕭何政策,天下昇平,百姓有安穩的日字。費格遜久居帥位,打造曼聯盛世,多年來其管理模式、領導方針、用兵哲學自有其過人之處,非一時半刻所能取代。可惜莫帥上任後,帥位未穩便大刀闊斧進行變更,導致球會上下無所適從。最顯著的例子莫過於球隊操練,自其上任後,莫帥把青年軍操訓重點從控球在腳,改為以訓練體能為主。控球在腳不僅是沿用多年的練習重點,更是球會根深柢固的足球哲學。莫帥此舉,令球員無所適從,怨聲四起。或許莫帥高瞻遠足,察覺到球會盛世之中有隱憂,山雨欲來,決心進行改革。可惜欲速則不達,改革未見其利先見其害,如同經濟學之休克治療法(shock therapy)。一刀切,步伐過急的經濟改革措施包括企業私有化、市場自由化等最終導致貧富懸殊加劇、惡性通貨膨脹、貨幣急速貶值、失業率急速上升等災難性後果。
另一例子,就是莫帥一上台便辭退了費格遜遺下之教練團隊,由自己擔任愛華頓領隊時之團隊取而代之。一朝天子一朝臣,古今皆然。莫帥決心改革,委派心腹擔任其助手乃情理之中,但他卻操之過急,新官上任,在陣腳未穩,威望不足的情況下,前朝功臣一個不留。試想,費格遜助手們擔任要職多年,對球員一切,包括性格、狀態、心理素質、新舊傷患、優缺點瞭若指掌,更甚者,他們深得球員信賴,與球員亦師亦友,正好作為新官上任的莫耶斯和球員之橋樑。莫帥將他們擺官,無疑為自己和球員之間的嫌隙埋下伏缐。另外,曼聯陣中球員隨老帥馳聘沙場多年,大小戰役無數功勛顯赫,縱使非心高氣傲、桀驁不馴之輩,也是難以駕御。菲臘尼維爾憑藉前曼聯球員身份仍然受到球員尊重,活士(Chris Woods)乃前國腳,且出任守門員教練,與球員沒有多大衝突,但其餘兩名助手則履歷乏善足陳,難以服眾,擔任衆球星教練難以勝任,令到莫帥和球員的隔閡加深,將帥不和,諸將不用命,戰績豈能不下滑?,
或許,以上都是事後孔明。莫耶斯的不幸,是他生不逢時。在全球化的年代,足球與資本掛勾,轉形成了一門生意,球會成為企業,領隊成為企業管理人。有一點值得一提,傳統上,比賽中帶領運動員之人英文稱為coach,足球隊領導者(或俗稱領隊)英文為football coach,到了當代,足球領隊英文為football manager,顧名思義,領隊不單是教練或指導員(coach),更重要的是球隊管理者。用企業管理學分析,球迷、球員、老闆、投資者、贊助商都是球會的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球隊成績差強人意,球員士氣不振、球迷不滿,也令追求短線回報的投資者、贊助商利益受損。加上曼聯來屆將缺席歐聯賽事,經常性收入減少,老闆擔心融資困難,經費減少,球隊來屆難以大肆擴軍,前景堪慮,球員、球迷對莫帥失去信心,惡性循環,怨聲載道。莫帥作為企業管理人,招惹以上各利害關係人的不滿,成為眾矢之的。老闆唯有揮淚斬馬謖,以平息眾憤。
莫帥在位時經常强調,他的改革以球會長遠利益為本,呼籲公眾要有耐性。惜時不利兮,縱使他胸中有百萬兵,也不能一展所長。現今急欲求成的社會,只有近憂,遠慮顧不及,稍有閃失便天地不容。統計數字指出,企業CEO平均任職年期每年都在縮短,正反映時下價值觀。
費格遜辭官歸故里,是一個年代的終結,再沒有另一個費格遜能長掌帥印達二十六年之久,取而代之,只有無數位莫耶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