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寫了豐臣秀吉(延伸閱讀:《梟雄的輓歌》)側室夫人茶茶(延伸閱讀:《櫻花夢落大阪城》)的故事,這次輪到正室夫人寧寧。
寧寧,又稱北政所或高台院,出生於天文十六年(1547年)。當時日本正處於群雄割據的戰國時代,也是武士最活躍的時期。寧寧來自一名武士之家,據說,她認識秀吉時,對方仍是無名小卒,加上出身寒微,兩人理應是門不當戶不對。也許愛情讓人盲目,也許寧寧獨具慧眼,知道秀吉終有一日會出人,結果,兩人在永祿四年(1561年)結為夫婦。在講究門第觀念的舊社會,寧寧的選擇,即使談不上大膽妄為,也算「勇氣可嘉」!
寧寧沒有看錯人,秀吉果然非池中之物。他為織田信長效力,因表現卓越,屢立戰功,而且善於揣摩主公信長心意,成為後者的股肱之臣。隨著地位扶搖直上,秀吉開招攬了不少有志之士為家臣,平日寧寧會對他們關懷眷顧,噓寒問暖,角色儼然生母。此舉不但凝聚了眾家臣,也令自己在他們心中擁有崇高地位。日後,家臣們位高權重,也沒有忘記這份相識於微時的雨露之恩,對她必恭必敬。
天正十年(1582年),信長在一場政變中身故,「史稱本能寺之變」。織田家出現內訌,經過連埸龍爭虎鬥,秀吉取代了信長的地位,成為全日本最有權勢的大名。天正十九年(1591年),他統一了天下,結束了長達一百五十年的戰國亂世,成了「天下第一人」(延伸閱讀:《姬路城的故事(上):秀吉的十日奇蹟》)。寧寧自然是「天下第一夫人」。
秀吉也犯了一般男人的毛病,他天生好色,愛到處粘花惹草,故此妻妾成群。由於寧寧多年無所出,她也無話可說。她沒有爭風呷醋,也沒有自怨自艾,反之她更專注處理家中事務,把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條。君可以說她包容大度,君也可以說她深諳「不爭是爭」的道理。由於寜寧持家有道,加上深得家臣敬重,她正室夫人地位仍然不能動搖。即使丈夫後宮佳麗三千,也對她言聽計從。
文祿二年(1593年),側室茶茶生下了豐臣家的繼承人豐臣秀賴。老來得子,秀吉歡喜若狂,對茶茶加倍寵愛。雖然如此,秀吉對結髮妻子寧寧還是不錯的。日本作家茂吕美耶在《戰國日本》舉出了數個例子。有一次,秀吉寫信給寧寧,信中寫道:「在我喜歡的女人中,茶茶是次於你的女人」,淡淡的一句,寫茶茶之餘也不忘寫自己對寧寧的重視。後來,茶茶生下秀賴後,秀吉要兒子稱呼茶茶為「母親大人」,稱呼寧寧為「大母親大人」,兩人地位高下立見。
慶長三年(1598年),一代霸主秀吉帶著滿腹遺憾離開人世。隨著秀吉辭世,茶茶身為家族繼承人秀賴的生母,由於兒子年紀尚幼,茶茶自然成為豐臣家的執事人。對寧寧而言,夫君離去,她也已經完成了妻子的責任,是離開的時候了。浮名本是身外物,不盡方寸也風流。寧寧決定淡出豐臣家事務,告別紅塵的繁鬧喧雜,拋開俗世的煩躁瑣事,削髮為尼,每天頌經念佛,為秀吉祈求冥福。
慶長三年(1606年),寧寧欲為亡夫建造一座寺院而求助於德川家康。當時,後者已經權傾朝野,但為了攏絡人心,他對寧寧從來都是恭恭敬敬。得知對方要求後,家康在京都的東山區為她建造了一座大型寺院。由於寧寧的法號為高台院湖月心公,寺院取名為高台寺。
高台寺依靈山山坡而建,四週山巒疊翠,寺內,方丈、開山堂、觀月堂等古樸沉穩的建築代替了京都的瑤台瓊室,臥龍池清徹的池水洗盡了鉛華粉黛,暮鼓晨鐘蓋過了外間的靡靡之音,庭院曲徑通幽,引導人遠離繁喧鬧巿。這裡只聽到鶯吟燕舞,沒有人喧馬嘶;只見裊裊香烟,沒有連天烽火;只有斜風細雨,沒有腥風血雨。
山坡下有一筆直石路,稱為寧寧之路。當年寧寜的居所圓德院也在同一路上。寧寧深居簡出,每天從住所來回高台寺,都必經此路。當年,此處一定是恬靜清幽之地,幾許滄海桑田,舊時王謝堂前之燕,也飛入尋常百姓家,現在,日間時份,寧寧之路都是絡繹不絕的遊客,要到華燈初上、夜幕低垂,才回復更䦨人靜。
又過了數年,德川家和豐臣家反目,秀吉舊部也分裂成擁德川派和擁豐臣派。寧寧受家康之託,前往大阪城,遊說茶茶和秀賴,只要向德川家俯首稱臣,便可避免開戰。花無百日紅,寧寧了解豐臣家已經今非昔比,是難以抗衡德川家的。為了夫家,也為了昔日的老臣子,她盡最後努力,苦勸茶茶秀賴兩母子與與德川家言和,希望雙方能化干戈為玉帛,奈何遭到拒絕。終於,兩家開戰,大阪城被攻陷,茶茶秀賴母子自盡,秀賴兒子被擒獲後斬首,男丁全部處死。儘管家康對豐臣一族毫不手軟,但對寧寧仍以禮相待。家康去世後,寧寧依舊受到德川家眷顧,直至終老。
明月星悕,萬籟俱寂,高台寺昏黃燭光下,寧寧孤身一人,長夜漫漫,不知會否顧影自憐。我想答案是否定的。當年寧寧和秀吉新婚不久,相濡以沫,令人好生羨慕。隨著丈夫平步青雲,軍務纏身,兩人聚少離多。到秀吉權傾四海時,丈夫再不屬於自己而屬於天下人了。如今,每當夜闌人靜,香焑纏繞,籍著祈福,夫君再次屬於自己了。

這裡只聽到鶯吟燕舞,沒有人喧馬嘶;只見裊裊香烟,沒有連天烽火;只有斜風細雨,沒有腥風血雨。
往事如煙,浮華如夢,寧寧是亂世的傳奇女子,也是蒼茫大地的一道奇特風景,更是寒天雪地上的一朵奇葩。她勇敢堅韌,在父權社會依自己意願選擇婚姻對象。她秀外慧中,是名符其實的賢內助,秀吉取得天下,寧寧應記一功。她雍容大度,使自己在豐臣家正室夫人的地位穩如磐石。她賢慧睿智,贏得所有戰國大名、文臣武將對她的敬仰。她賢慧嫻淑,丈夫即使功成利就、妻妾成群,依然沒有離棄這位糟糠之妻,終生相敬如賓。最後,她進退得宜,令自己安享晚年,得以善終。在禮崩樂壞、烽火連天的戰國時代,也算足慰平生了。
參考書目:
茂呂美耶 ,《戰國日本》,台北:遠流,2010。
《日本戰國風雲》系列文章
《櫻花夢落大阪城》
《阿初的遺憾》
《將軍夫人傳奇》
《第一夫人的最後歸宿》
《織田信長(上):夢迴安土城》
《織田信長(下):本能寺驚變》
《姬路城的故事(上):秀吉的十日奇蹟》
《姬路城的故事(下):悲情公主千姬》
《梟雄的輓歌》
這是你看這本書的感想嗎?還是這本書主要就是著重在側寫人物或軼事?
很喜歡這樣的內容!
讚Liked by 1 person
感想是我本人寫的。
書分了四個章節:大事篇、飲食篇、女人篇和城池篇,第一、三、四篇以歷史事件為主調,輔以軼事。至於飲食篇,説的都是軼聞趣事!😊
讚Liked by 1 person
剛剛看了這本書的大綱,裡頭的內容感覺都很有意思,也是以前歷史教育很少觸及的一塊!
期待由你來充當說書人講故事XD
讚Liked by 1 person
哈哈,你太看得起我了,恐怕令你失望😝
讚讚
你繼續寫我看下去就是了
別有壓力別有壓力XD
:p
讚Liked by 1 person
你的文章真的寫得很好欸!
除了感想之外,對史實的鋪陳也很詳細、明瞭,
謝謝你!
讚Liked by 1 person
多謝你!我寫文章,既可和大家分享,自己也在溫故知新,一舉兩得,可樂而不為!😄
讚Liked by 1 person
高台寺距離清水寺挺近,我應該會一路去參觀。
讚讚
清水寺最好早點去,最好避開週末假日,該處是全京都最擠擁的地方,然後去高台寺、寧寧之道、八坂神社和祗園、花見小路。如果你有興趣參觀圓德院,我記得有高台寺+圓德院的連票,可以考慮購買。京都不少寺院在賞楓季節期間也會在夜間開放,高台寺好像也會。個人以為,夜間賞楓頗一般,你不妨試試看,當作一種體驗。😊
讚Liked by 1 person
謝謝您的分享,看了您的文章,就了解了一個人。正室夫人真不簡單,不僅受到另一半和妾室敬重。就連在政治上,也備受對手尊敬。
讚讚
這才是大老婆俱樂部的最佳代言人(離題)
能讓一開始的慧眼識英雄、敵我都欽佩的智慧才能、拿得起放得下的看透,讓我想更認識寧寧!
讚Liked by 1 person
哈哈…大老婆俱樂部…寧寧的處世智慧值得學習…不過,假設她有兒子,不知還會否做同一決定
讚讚
好精彩! 這才是智勇雙全,人若無求品自高的最佳典範!
讚Liked by 1 person
浮華太多誘惑,很難做到的
讚Liked by 1 person
哈哈~ 一針見血!
讚Liked by 1 person
我覺得寧寧說不上無求,年輕時的求偶,成名後婚姻的相忍,另一半死後的政治正確,得以安享晚年,都不是容易的事。
讚Liked by 2 people
是的,尤其是生於亂世的女性
讚讚
「寧寧」這名字好── 「寧靜致遠」,在她身上可略窺一二。
讚讚
說得真好
寧靜致遠,淡泊明志
話雖如此,轉念又想,假如寧寧有了兒子,而兒子又是繼承人,不知他會如何選擇
讚讚
臺灣和日本有完全不一樣的過去,目前的發展程度也有很大的差距。不過,兩國的政府行政權所召喚的問題,在網路上看日本人抱怨,問題很像,但是臺灣似乎不認為那是問題。
讚讚
每张照片都有它的故事。。。,让人受益匪浅。
有机会一定去宁宁之道走走,幽静古朴,清新的风格可能是它最爱的地方吧~
讚讚
好美!写的好! 谢谢你
讚Liked by 1 person
謝謝你的欣賞!
讚Liked by 1 pe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