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與馬六甲 

自古以來,華人除祭天敬祖外,還有崇拜偉人之傳統。不少聖人賢者、文臣武將、英雄義士過世後,都被老百姓迎入廟裡,為後世膜拜。他們有的以德教化,匡正人心;有的封侯拜相,安邦定國;有的高風亮節,捨身取義;有的著書立說,澤披後世。

那些偉人當中,作為皇帝內侍(太監),而又被後世恭奉者,明代永樂朝的鄭和是其中異數。

bukit-china-%e4%b8%89%e5%af%b6%e5%b1%b1_sam-po-kong-temple-%e4%b8%89%e5%af%b6%e5%bb%9f-06-2

鄭和身披長袍,左手緊握身後的佩劍,他眉頭皺起,但雙目烱烱有神,大敵當前,依然立地擎天。在那片無窮無盡的蒼海前行,滔天巨浪未能捲走他的鴻鵠之志,銀河瀉雨不能淹沒他的激烈壯懷。

鄭和雖是一名閹人,身體殘缺,但他的氣魄比任何人更雄壯,心志比所有人更健全。

他雖是一名奴才,要向主子跪拜低頭,但他比天下人站得更高,去得更遠。

他雖是一名太監,地位卑微,被人所不齒,但卻受後人傾慕景仰,留芳百世。

鄭和小名三保,人稱三保太監。他原名馬和,回族人,祖先姓氏乃穆罕默特,「馬」是穆罕默特的漢化姓氏。鄭和幼年時因戰亂被送入宮中,經閹割後成為燕王朱棣的內侍。這位朱棣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四子,他看出鄭和具統帥之才,加以提拔重用。洪武三十一年(1399年),朱元璋病逝,由皇太孫朱允炆繼位。同年,作為叔叔的朱隷策動叛變,史稱靖難之變。3年後,朱棣率軍攻陷首都應天府南京,朱允炆失蹤,朱棣登上帝位,是為明成祖,年號永樂。馬和在靖難之變立下大功,被賜「鄭」姓,馬和成了鄭和。

永樂三年(1405年),明成祖命鄭和率領一支龐大船隊,遠訪東南亞、西亞與及東非地區,與多國結立友誼,推動貿易,史稱「鄭和下西洋」。從永樂三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這28年期,鄭和共7次帶領船隊走訪西洋。他胸襟有如浩瀚大海,眼界遠至天崖海角,其船隊之龐大、陣容之盛、航行之遠更令人咋舌:

– 鄭和7次下西洋,一共航行了7萬多海里,可以圍繞地球3週。
– 鄭和每次出海,其率領之船隊超過200艘船,總人數超過27,000 人。
– 船隊有不同種類船舶,包括寶船、馬船、戰艦、糧船、運輸艦等。
– 船隊中最大的船隻要數寶船,長44丈,闊18丈,比現代足球場還要大,船高7層,甲板以下有4層,以上又有兩層。
– 船隊職責分明,航海員、軍官、士兵、外交人員、翻譯官、買辦、審計員、醫官、伙頭、工匠等。
– 船隊走訪了超過30多個國家地區,包括巨門(今蘇門答臘)、古里(今印度)、暹羅(今泰國)、阿丹(今也門)、天方(今麥加)、忽魯謨斯、木骨都束(今馬里),最遠去到非洲東岸的莫桑比克。

自有皇帝直到清末,中國與他國建立的外交都「是不平等」的。第一類就是教科書形容為「喪權辱國」,即人家打到自家門,朝廷要割地、賠款給他國。另一類則是皇帝萬分樂意建立的,此類外交我稱之為「朝貢外交」,一般都是外國使者朝見皇帝,聲稱仰慕中華大地禮樂之教化,物產之豐盛,願稱藩納貢。皇帝龍心大悅,頒下詔書,然後給予番屬國大筆賞賜,皆大歡喜。

鄭和出使西洋,是屬於後者。

鄭和去到每一個國家,必先會見當地國王、猶長或領袖,表明來意,宣讀皇帝詔書,贈送厚禮,邀請對方來訪,互通友好,建立貿易關係。

明朝與番國建立的貿易,雖有平等之貿易,但更多是朝貢貿易。外國元首或使者朝見皇帝,上表稱臣,少不免要歌功頌德一番。番屬國所攜帶貨物,明廷必定「高價買入」,然後天子又有大量賞賜,絲綢、瓷器、茶葉,甚至黃金,絕對不會少。這就是所謂的朝貢貿易。到訪賓客住的是雕樑畫棟、瓊樓玉宇,吃的也是美饌佳餚、山珍海味,喜歡逗留多長時間都可以,往返又有鄭和船隊接送,不但旅途安全,連交通費也省下。對於外地人而言,如此化算之買賣,又何樂而不為?

馬來西亞馬六甲市曾是是滿剌加國(馬六甲王朝Kesultanan Melayu Melaka)的國都。鄭和七下西洋中,曾有五次停留馬六甲。鄭和初訪馬六甲時,正值時期滿剌加建國初期,開國君主為拜里米蘇拉(Parameswara)。後者非常重視與明廷的關係。滿剌加立國不久,根基未穩,同時又面對暹羅威脅,鄭和出面,援和了兩國的的緊張關係,為馬六甲的和平作出巨大貢獻。明永樂九年(1411年),拜里米蘇拉率領500多人,乘坐鄭和寶船,到明朝拜訪,成祖隆重款待。

鄭和船隊每次出走西洋,必先從福建向西南方航行,到達馬來西亞半鳥南端後改變方向,沿馬六甲海峽往西北,便直達印度和阿拉伯半島。因此,馬六甲海峽成為鄭和航海大業的一個重要戰略點。有見及此,他在馬六甲建立官廠,作為其艦隊補給點及貨物中轉站。馬六甲也成為東南亞地區的主要貿易市場而繁華一時。

bukit-china-%e4%b8%89%e5%af%b6%e5%b1%b1_sam-po-kong-temple-%e4%b8%89%e5%af%b6%e5%bb%9f-05

跨進大門,白色班駁的牆壁留下歲月的痕跡,但見香烟裊繞,那鼎盛的香火持續了二百年。

現今位於馬六甲市的三保廟(又名三寶廟)就是後人為了緬懷鄭和所興建。三保廟面向車來車往的Jalan Puteri Hang Li Poh (Jalan是馬路的意思)。我想,如果三保廟座落在海邊,面向那浩瀚的澄碧大海,也許更適合這位偉大的航海家。

跨進大門,白色班駁的牆壁留下歲月的痕跡,但見香烟裊繞,那鼎盛的香火持續了二百年。當年,鄭和遠訪西洋,去尋覓未知的世界,今天,善眾為了一睹其風采,也不惜遠道而來。左側是鄭和的石像,他身披長袍,左手緊握身後的佩劍,他眉頭皺起,但雙目烱烱有神,大敵當前,依然立地擎天。在那片無窮無盡的蒼海前行,滔天巨浪未能捲走他的鴻鵠之志,銀河瀉雨不能淹沒他的激烈壯懷。

bukit-china-%e4%b8%89%e5%af%b6%e5%b1%b1_hang-li-pohs-well-%e6%bc%a2%e9%ba%97%e5%af%b6%e4%ba%95-01

傳說鄭和教導當地人開鑿井水,當地人為了紀念鄭和,將馬六甲第一口井命名為三保井(三寶井)。

往右轉可以看到一口井。傳說鄭和教導當地人開鑿井水,當地人為了紀念鄭和,將馬六甲第一口井命名為三保井(三寶井)。三寶廟後面有一座山丘,據說鄭和逗留馬六甲時喜歡在山上散步,後人將其命名為三保山(三寶山)。當地華僑身故後都安葬在此山,讓故人從山上遙望故鄉,現在三保山是中國大陸以外最大的一處山墳。

中國的海上貿易起源於漢代,當時中國與朝鮮、日本、印度的海路已經開通。到了唐宋時期,更有商船往返華南沿岸與中東兩地。擁有如此優秀的航海知識、人才、技術、經驗,加上鄭和下西洋而建立了龐大的海上貿易和外交網絡,明廷本來有條件建立空前偉大的海上強國。可惜,為政者眼光短淺,推行海禁政策,錯失了良機,後來西風壓了東風,俱往矣。

一般而言,海禁是為了保障沿海地區安寧、打壓走私、打擊海盜、防止沿海敵人滲透國內。另外,上至皇帝下至地方官,皆以天朝上國自居,視海外為未經開化之蠻夷,不願過多接觸來往。

明太祖朱元璋下令民間不得與番商來往,也不可私自下海。這位開國皇帝視農業為治國之本,他希望的,就是農民世代耕田,寸步不離家鄕。到了明成祖年代,雖有鄭和下西洋之壯舉,但朝廷仍然禁止民眾出海。《明史·鄭和傳》中記載:「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成祖命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似乎就是為了宣揚國威,教化蠻夷,震懾四海。下西洋成就了明朝的海上霸權,但是否利國利民則屬疑問。明代中期以降,因沿海倭寇為患,而北方又用兵頻繁,海禁措施更趨嚴格。到了晩明,才容許老百姓再次下海。

明亡後,淸廷為防台灣鄭氏勢力滲入華南沿岸,竟強行下令沿岸居民內遷50里。收復台灣後,海禁曾一度解除,數十年,卻又重新實施。外商在華貿易受到諸多制肘,民間出海更受到嚴格管制。清廷只容許少量民間商船出海,而且出口貨品份額和商品種類都有明文規定。不論是魚船或商船,船隻大小、船桅長度、舵手數目、裝備、船糧份量,甚至乎淡水儲水箱容量都不可超過上限,否則受到嚴懲。

滄海桑田,世界形勢已經進入前所未有的變局,但天朝仍然固步自封,閉關自守,百年如一日,老百姓過著「面向黃土背朝天」的生活,皇帝和朝廷官員繼續做井底之蛙。假如明清兩朝沒有實施海禁,而是敞開門戶,讓民眾探索那未知的汪洋大海,既可賺取財富,又可促進科技發展。假如沒有海禁政策,國人透過經貿往來、文化交流,認識到中西之別、洞悉世界的變局、學習他人長技。如此一來,姑不論中國可否稱霸海上,與歐美諸國爭一日之長短,起碼可以早作準備,自力更生,避免他日走過一段曲折蹣跚的改革道路。鴉片戰爭後再亡羊補牢,為時晚矣。

宣德五年(1431年),鄭和第七次,也是最後一次率領船隊出訪西洋。當時,他已接近耳順之年,但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墓年,壯心不已。多年的航海生涯,滄海橫流早就是他的居所、日月星辰是他的征途、無盡天涯也成了他的歸宿。多年的旰食宵衣,使他積勞成疾。宣德八年(1433年),鄭和在印度古里病逝。隨著他的離開,下西洋的壯麗詩史也成了千古絶唱,明廷從此讓出了一片大海。不到80年後,輪到歐洲人登場了。1511年,馬六甲王朝被入侵的葡萄牙人所滅,諷刺的是,明朝居然在數年後才得此消息。(有關葡萄牙人的航海故事,請點擊《胡椒改寫歷史—葡萄牙與地理大發現(上)》)

鄭和去世後,眾船員為免其屍體腐爛,舉行了海葬,讓他乘風破浪,繼續去探索那大海盡頭。

參考資料:
李峰、薩蘇。《海魂:從鄭和的大航海時代到東瀛崛起》,台北:大旗,2012。

《海上傳奇系列》文章
《鄭和與馬六甲》
《威尼斯共有國的盛衰(上)》
《威尼斯共有國的盛衰(下)》
《胡椒改寫歷史—葡萄牙與地理大發現(上)》
《胡椒改寫歷史—葡萄牙與地理大發現(下)》
《上帝創造了世界,但荷蘭人創造了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爭雄歲月(上)》
《上帝創造了世界,但荷蘭人創造了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爭雄歲月(下)》
《維京風雲》

18 thoughts on “鄭和與馬六甲 

  1. 鄭和的人生經歷也很特別
    他原也是貴族吧
    獨見他能七次下西洋
    就知他本身應有極大的能耐且學識豐富
    尤其最後連屍體都舉行海葬
    也真的,,,,,
    不知道能不能說是對他這個人的敬佩
    海上絲路鄭和的航海路線
    對各國的文化交流也有很大的貢獻啊

    謝謝Edward的分享!

    Liked by 1 person

    • 鄭和下西洋有兩大深遠影響:
      1. 鄭和船隊有不少船員沒有歸國,而在南洋諸國落地生根,成為「下南洋」的先驅。
      2. 鄭和船隊在海上遭遇不少風險,最後都能夠化險為夷,他們認為是天妃娘娘的保佑,因此興建不少天妃宮,令到天妃/天后/媽祖信眾大增,影響至少。

      Liked by 1 person

  2. Edward:
    讀得意猶未盡。 這麼多有關鄭和以及航海的故事,課本上完全學不到的! 跟著鄭和出海的人員,留在當地是否就變成了所謂的僑民 (華僑)? 難怪東南亞一帶的華人特別多,而且都深入當地文化,成為當地人們敬重的人家。
    李國修老師 (的父親) 說過,人的一生只要好好做成一件事,就是功德圓滿。 鄭和一生為海洋的研究和拓展奉獻,啟發人們的生活和文化交流,他的影響力至今仍在發酵中呢!

    Liked by 2 people

    • 中國人"下南洋"是一門歷史課題。早至漢代已經有中國人出海經商、遷徙,不過要到明朝以後才出現大規模的"下南洋"浪潮。現今的華僑基本上是明朝以降移居到海外的華人後代。
      原因之一就是鄭和下西洋。另外西方列強在東南亞建立殖民地,招聘大量華工,不少華工就在當地開枝散葉。原因之三就是中國政局混亂,不少沿海居民,為了生計而遠走他鄉。
      理論上,任何年代從中國移居海外者及其後代都可稱為華僑。問題是,那數百年甚至一千年前已經移居海外,經過十數代後,他們的後人無論是膚色、語言、文化、生活習俗已經完全改變,「斷了根」,就難以確認那些後人為「華僑」。所以,現今所指華僑一般是指從明清或以後的移民後代。

      Liked by 1 person

      • 原來如此。 謝謝解答~
        細細想來,我在這裡看到的華人,包括幾個教過的學生,如果是在這裡出生長大的,長相(表情和舉手投足)跟在亞洲出生長大的已然不同,遑論已移居海外十數年的亞洲人。
        人類的遷徙也是一門歷史學問。

        Liked by 1 person

    • 是的,人一生只須好好做一件事。最近在看謝哲青的書,他引用了英國歷史學家卡萊爾的話,很有啟發: 「人一生下來就是成就自己的偉大,並非是豐功偉業, 而是能夠做你想要做、也只有你才能做的事情。」

      Liked by 1 person

      • 哇~ 說得很入心! 所以人要真切了解自己,很誠實的面對自己的優點和缺點, 知道什麼才是只有自己才能做得好的事!
        Edward 你好博學啊~ 奧斯卡小姐佩服 (揖)。

  3. 這麼說來也真的可惜,西班牙英國也都是因為航海而建立了他們的皇朝… 又想想,日本也是鎖國,後來被強迫開放(我的歷史有點混亂,希望沒記錯)但他們卻在短時間內抓到重點,換他們去侵略亞洲國家…

    Anyways 想問一個或許非常明顯的問題:臺灣鄭家是誰?

    Liked by 1 person

    • 哈哈,你沒有記錯,正確無誤

      臺灣鄭家是就鄭成功所率領的部隊,將紅毛人(荷蘭人)趕出臺灣後所建立的政權,鄭成功死後由其子鄭經繼承

  4. 2010年我在台北看過"鄭和1433″,在國家劇院演出的實驗大戲,只記得對葉錦添的燈光和時尚感服裝設計印象深刻,極簡俐落的劇場風格,適不適合呈現明代及鄭和的一生,是一回事,不過您這篇文章詳述鄭和,讓人對這個歷史人物有更深刻的認識。很喜歡您這段形容:

    「多年的航海生涯,滄海橫流早就是他的居所、日月星辰是他的征途、無盡天涯也成了他的歸宿。」

    另外,您提到Jalan,我立刻聯想日本著名的旅遊專業雜誌Jalan Jalan,發音很像這個名稱。一查,果然和您提的有關。容我補充在這裡:jalan除了當「馬路」解,當動詞則是「去」的意思。
    而Jalan Jalan在印尼語和馬來語中都有「散步」的意思。

    Liked by 1 person

    • 謝謝你的誇獎!
      我在台北時適逢"鄭和1433″正在公演中,可惜時間不配合,未有機會欣賞
      個人也喜歡葉錦添,他在"臥虎藏龍"設計竹林那一幕令我印象深刻
      領教了,原來Jalan日文有這層意思,怪不得偶爾在日本旅遊網站或雜誌也接觸此字

      Liked by 1 person

發表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