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貝克街探訪福爾摩斯

倫敦市早自十九世紀中已推行了一項藍牌計劃(Blue Plaque Scheme),計劃宗旨是記念那些曾經有名人居住或與其生平息息相關的建築物,凡被提名又經評審確認,建築物外牆會鑲嵌上一藍色圓牌,牌上簡述建築物與名人的關係,供市民瞻仰。能夠享有此「藍牌榮譽」的虛構人物,柯南·道爾(Arthur Canon Doyle)筆下的夏洛克·福爾摩斯(Sherlock Holmes)應該是絶無僅有。

福爾摩斯博物館位於倫敦市西敏區貝克街(Baker Street)221號b。博物館外牆上可以瞧見
那醒目的藍色圓牌,牌上刻著 “221b SHERLOCK HOLMES CONSULTING DETECTIVE 1881-1904 " ,標示大偵探在1881至1904年間在此楝建築「定居」。

sherlock-holmes-museum-03

他居所內如同雜物房,針筒、煙斗、手槍、鞭子、放大鏡、顯微鏡、動植物標本、化學物品、白蘭地、信件、剪報、百科全書,甚麼都有,令人目眩。

博物館是一幢喬治亞式四層建築,福爾摩斯的「居所」位於一樓(第二層)。對所有房東來說,福爾摩斯是最稀奇古怪的房客。他居所內如同雜物房,針筒、煙斗、手槍、鞭子、放大鏡、顯微鏡、動植物標本、化學物品、白蘭地、信件、剪報、百科全書,甚麼都有,令人目眩。他性格乖僻,除了華生(John Watson)外,幾乎沒有朋友。賦閒在家時,他喜歡拉奏小提琴,也會埋首化學實驗,房間偶爾傳出燒焦氣味,又或者是熏天的酸腐臭味。他行蹤飄忽不定,神龍見首不見尾,動輒數星期不在家,要不然就整個星期待在家,足不出戶。他可以在月黑風高時出門,也可能在黎明破曉時方回來。

sherlock-holmes-museum_prof-moriaty

莫里亞蒂教授體型瘦削,稍稍有點兒駝背,頭部中間部分已禿,剩下兩則頭髮,目光深邃,面部表情嚴肅冷酷,突顯其城府極深。

博物館內有不少臘像,全是小說裡的人物。英國的杜莎夫人蠟像館(Madame Tussauds)舉世聞名,此處的蠟像也不遑多讓。除了福爾摩斯和華生外,知名度最高要數莫里亞蒂教授(Professor James Moriarty)。他體型瘦削,稍稍有點兒駝背,頭部中間部分已禿,剩下兩則頭髮,目光深邃,面部表情嚴肅冷酷,突顯其城府極深。當年,道爾從學院畢業後回到英格蘭行醫,但其診所門庭冷清,百無聊賴下,他寫了數個褔爾摩斯的故事,在雜誌上刊登,大受好評。數年後,為了陪伴病重的妻子,加上厭倦了不停趕稿的日子,於是創作了莫里亞蒂這名犯罪頭子,安排他與褔爾摩斯在縣崖邊打鬥,二人同歸黃泉。其實這個故事寫作手法頗為粗糙,世界第一神探與天下頭號罪犯,居然效法流氓,扭作一團,既兒嬉亦有損二人名聲,顯然是道爾為了趕稿而草草了事。後來,莫里亞蒂竟成為文學史上最惡名昭彰而又最具魅力的罪犯,實屬美麗的誤會!10年後,在雜誌社厚酬打動下,他從新執筆,於是褔爾摩斯重出江湖了。

有人說過:「歷史,除了人名是真的之外,其他都是假的;小說,除了人名是假的之外,其他都是真的。」小說家透過虛構人物,為讀者呈現一個真實的世界。我們與福爾摩斯及華生一起查案,可一窺大英帝國的盛世風華,也可了解其倫敦的城市面貌、生活實況與及社會文化。

sherlock-holmes-museum_the-red-headed-league-the-adventure-of-shoscombe-old-place-2

我們與福爾摩斯及華生一起查案,可了解其倫敦的城市面貌、生活實況與及社會文化。

福爾摩斯活躍於倫敦時適逢維多利亞女皇(Queen Victoria)在位。維多利亞時,大英帝國(British Empire)國力蒸蒸日上,經濟實力獨佔世界鰲頭,其海軍稱霸海上,疆域佔了地球土地面績四份一。但物極必反,盛世光環淹蓋不了隱憂,社會問題叢生,作為首都的倫敦成了罪犯樂園與及間諜溫床,為福爾摩斯塔好了表演的舞台。

少年時,曾經看過福爾摩斯小說及電視劇,使我納悶的是,兩者都將警察形容為「蘇格蘭場」。我實在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為何倫敦的罪案要勞煩到蘇格蘭的警察,難道倫敦的警察全是菜鳥?若干年後,方知「蘇格蘭場」是從英語的Scotland Yard翻譯過來,當時倫敦警察廳的一道入口對著名為Scotland Yard的街道。後來,人們就用「蘇格蘭場」Scotland Yard 作為當地警察的代名詞。而此地稱「蘇格蘭場」則因為許多年前,蘇格蘭國王的使者出訪倫敦,曾經在此處的一座宮殿借宿。1829年,倫敦建立了首支現代化警察隊伍,但由於辦事效率低又常抓錯人,經常被市民抱怨。福爾摩斯就看不起蘇格蘭場的警察,並曾經批評他們破壞凶案現場。

sherlock-holmes-museum_the-adventure-of-the-beryl-coronet_the-man-with-the-twisted-lip-2

他身穿黑色上衣,腿上有一頂深色皮革帽子,帽子內裝著途人所施捨的金錢,一副可鄰兮兮的樣子。

博物館內其中一位蠟像,頭髮蓬鬆、臉色蒼白,盤著腿,坐在地上行乞。他身穿黑色上衣,腿上有一頂深色皮革帽子,帽子內裝著途人所施捨的金錢,一副可鄰兮兮的樣子。他是《歪唇男人》(The Man with the Twisted Lips)的聖克萊爾先生(Mr. St. Clair)。故事中,太太正四處尋找他的下落,據太太引述,丈夫最後出現的地方是天鵝巷的一間鴉片煙館。為了找尋線索,福爾摩斯喬裝成癮君子混進鴉片煙館內。維多利亞時代的倫敦,市面上充斥毒品及成癮藥物。泰晤士河沿岸地區有數間鴉片煙館,當時不少海員都染上了鴉片癮,他們一上岸就會前去光顧。鴉片、古柯鹼、嗎啡等藥物也被大眾當成止痛藥物、鎮靜劑、麻醉劑,市民可以在藥房隨買購買到。壯年時的福爾摩斯也會為自己注射古柯鹼,以刺激腦部思維。到了十九世紀末葉,公眾逐漸認識此類成癮藥物的危害性,但要到1920年當局方立例去管制或禁用有害的成癮藥物。

經濟飛躍發展的同時,社會也要承擔代價。由於大量使用煤炭,倫敦的空氣污染尤其嚴重。在《布魯斯-帕廷頓計劃》(The Adventures of the Bruce-Partington)故事中,華生有以下憶述:

In the third week of November, in the year 1895, a dense yellow fog settled down upon London. From the Monday to the Thursday I doubt whether it was ever possible from our windows in Baker Street to see the loom of the opposite houses…after pushing back our chairs from breakfast we saw the greasy, heavy brown swirl still drifting past us and condensing in oily drops upon the window-panes, my comrade’s impatient and active nature could endure this drab existence no longer…

“Nothing of interest in the paper, Watson?" he said…

“The London criminal is certainly a dull fellow," said he in the querulous voice of the sportsman whose game has failed him. “Look out this window, Watson. See how the figures loom up, are dimly seen, and then blend once more into the cloud-bank. The thief or the murderer could roam London on such a day as the tiger does the jungle, unseen until he pounces, and then evident only to his victim."

 

倫敦市濃霧遮天蔽日,連對面房舍也難以睢見,霧氣在窗邊凝固成類似油狀的露珠,其空氣污染可見一斑。福爾摩斯因為沒有案子而發愁,他向華生抱怨,那濃霧繚繞時,就是犯案的好時機,他質疑無能的罪犯為何不趁此出來興風作浪!看來全倫敦,甚至全英國,只有他一人會因為治安良好而大發牢騷!

十九世紀,馬車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倫敦除了有私人馬車或運貨馬車外,更出現了公共馬車。Hansom Cab就是該時代的計程車或出租車,通常是一匹馬拉動的兩輪馬車。至於收入較低者,可以乘搭Omnibus。Ominus是現今公共汽車bus 的前身, 它有固定路線,其車身較Hansom Cab大,要三至四匹馬拉動,可以容納多名乘客。交通繁忙時,搭客可以站在車廂外甚至坐在車廂頂。福爾摩斯每次出門,皆是乘搭前者,看來他收入應該不俗。由於倫敦交通繁忙,每天有數萬馬匹在繁囂鬧市中穿插來回,造成滿地馬糞,奇臭無比。下雨天時,馬糞化成了泥濘,馬路塗上令人作嘔的啡褐色。據說,街頭上有不少自僱清道夫,專收取路人費用,替他們掃請附近髒物,以便於步行。馬糞遍地開花嚴重影響公共衛生,1894年,問題日趨嚴重,時人稱之為馬糞危機(Great Horses Manure Crisis), 當局束手無策,後來汽車普及,馬車逐漸被淘汰,問題才得以解決。

工業革命後,有產階級崛起,科技一日千里,但並非所有人都受惠。事實上,工人飽遭剝削,他們工作環境惡劣、工作時間長、工資低。1849年,馬克斯(Karl Marx)被流放而來到倫敦定居,直到餘生。他積極參與工人抗爭活動,並撰寫《資本論》(Das Kapital),為無產階級抱不平。那個時代的人相信,基於人格素質的良萎不齊,有人阡陌千里,也人無立錐之地,這是天經地義之事。大眾對於貧困者不會寄予多大同情,政府也不特別重視福利政策。街道上隨處見到露宿饑寒的乞丐和衣衫襤縷的流浪漢。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在他的小説中,對貧苦大眾表達深厚、溫暖的同情。吃苦的不僅是大人,兒童也要受罪。貧困家庭的兒童要出外謀生,工廠、礦場、農場聘用了大量童工。倫敦街上也有大批無家可歸的兒童。《四簽名》(The Sign of Four)故事內,福爾摩斯也曾僱用一群流浪兒童作其探子,在倫敦的大街小巷竄來竄去,替他探取情報,這群孩子被稱為「貝克街的小聽差」(Baker Street Irregulars)。有趣的是,這批流浪兒童僅在早期的故事中出現,後來幾乎消失得無影無蹤。也許,道爾覺得僱用流浪兒童對大偵探名聲有損,也可能出於於心不忍,於是安排善心人士妥善照顧,令他們不用再流浪街頭。

sherlock-holmes-museum_scandal-in-bohemia

艾德勒是國王的前度情人,她美艷動人,是歌劇院歌手,也是一位冒險家。她要脅國王,要將二人關係公開,以破壞後者的婚事,國王委托福爾摩斯,奪回艾德勒手上證據。

維多利亞時代,社會提倡一系列道德規條,後世稱之為維多利亞時代道德觀念(Victorian Morality),但不少人皆陽奉陰違。雖然社會鼓勵性節制,不少已婚男性都另有情婦,娼妓問題更日趨嚴重。另外,女性須嚴守婦道,倫敦社會卻出現不少安娜·卡列尼娜(Anna Karenina)式的悲劇人物。上流社會的社交圈子中,充斥著虛偽與矯情,道貌岸然下,社會人士假借道德之名,以談論人家是非為樂,皇室成員也被捲入醜聞。博物館可以看到艾德勒(Irene Adler)與波希米亞國王的蠟像。《波希米亞的醜聞》(A Scandal in Bohemia)故事中,福爾摩斯的委托人便是這位國王。他初次約見福爾摩斯時,為了隱暪身分,戴上了黑色面罩。國王快將與斯堪地那維亞國王公主結成秦晉之好。艾德勒是國王的前度情人,她美艷動人,是歌劇院歌手,也是一位冒險家。她要脅國王,要將二人關係公開,以破壞後者的婚事,國王委托福爾摩斯,奪回艾德勒手上證據。

 

1903年,《每日鏡報》(Daily Mirror)在英國創刋,成為世界上第一份小報。這正反映了社會上說三道四、搬弄是非之風盛行。有不良分子專門搜集名門紳士淑女的私隱或瘡疤,並以此進行勒索。秘密一旦公開,小則婚姻破裂,大則身敗名裂,被社會所棄唾。福爾摩斯就經常受到社會名流的委托,要與勒索者鬥智鬥力。下圖的兩座蠟像構成《米爾沃頓探案》(The Adventures of Charles Augustus Milverton)的一幕,話說米爾沃頓是一名無恥之勒索人,福爾摩斯與華生潛入其家時,遇上一位貴婦人。婦人曾受米爾沃頓迫害,丈夫更大受刺激而病故。當晚,她身穿黑色輕紗布,布上有白色花紋,披上黑色斗蓬,頭也載著黑色面紗,闖入米爾沃頓府中開槍將米爾沃頓擊斃,替丈夫報仇雪恨。福爾摩斯同情這位婦人的遭遇,也沒有將事情公諸於世。

sherlock-holmes-museum_charles-augustus-milverton

婦人曾受米爾沃頓迫害,丈夫更大受刺激而病故。當晚,她身穿黑色輕紗布,布上有白色花紋,披上黑色斗蓬,頭也載著黑色面紗,闖入米爾沃頓府中開槍將米爾沃頓擊斃,替丈夫報仇雪恨。福爾摩斯同情這位婦人的遭遇,也沒有將事情公諸於世。

離開博物館後,我沿著貝克街往南走。街上兩旁的盡是古樸典雅的喬治亞式或維多利亞式建築,與百多年前無異。貝克街上車水馬龍,一輪輪馬車嘎啦嘎啦地迎面以來,弄到塵土飛揚。在繁囂馬路上要特別注意,因為馬匹偶爾會失控,突然左衝右突,橫衝直撞,弄到險象環生。路人接踵摩肩,有文質彬彬的紳士、有窈窕端莊的淑女、 有汗流浹背的搬運工人、有蓬頭垢面的流浪漢。街上一隅,兩名彪形大漢正在竊竊私語,神情舉止可疑。不遠處有人在兜售報紙,頭條是:「XXXXX公爵長男兼繼承人昨晚遇溺身亡」。福爾摩斯站在起居室窗前,他那鋭利的眼睛,正俯視街上的一切。縱使隔著玻璃窗,他靈敏的嗅覺,也可聞到罪犯的味道⋯⋯

參考資料:
馬丁·費德著。柯清心譯。《柯南道爾所不知道的福爾摩斯》,台北:遠流,2008。
蘿絲.薛佛著。  林濬棋譯。《跟著福爾摩斯穿越倫敦:BBC影集、電影劇照與老照片,帶你漫遊辦案路線與時代街景》,台北:山岳,2016。
諸兄邦香著。 黃薇嬪譯。《完全搞懂福爾摩斯:史上第一名偵探的真相,就看這本》,台北:臉譜,2014。

 

38 thoughts on “去貝克街探訪福爾摩斯

  1. 福爾摩斯的個性這麼奇特真是好玩
    總覺得推理小說不是我這種頭腦能夠理解的
    作者能夠創造出這樣的人物實在很讓人佩服

    博物館內的那些蠟像都栩栩如生很有趣
    不過也要懂故事才看得懂
    我好像沒完整看過一部福爾摩斯的故事耶@@"

    Liked by 1 person

  2. 我在念小學的時候超愛看福爾摩斯的! 這一篇讓我回想起童年時光~ 我以前總是覺得福爾摩斯是真人奇士…
    這段事蹟也反映出一段歷史變遷。 一個在外表上國力強大的帝國,實際的市井生活往往是苦多於樂。 貧富不均果真是千古不變的難題…

    Liked by 1 person

    • 真巧,我也是念小學的時候看的
      幾年前重新看了一遍,讓我愛不釋手。

      的確,貧富不均似乎是永遠都解決不了的問題,重點是,如何讓家人窮人可以活得有尊嚴,還要讓他們可以脫貧⋯

      Liked by 1 person

      • 說起福爾摩斯,幾年前有拍一個新的電影,我很興奮去看了… 。 結果我覺得過多現代科技技巧的使用,和劇情走向的緣故,福爾摩斯變成「超人」或「蝙蝠俠」,從懸崖上掉下來竟然不會死還毫髮無傷。 他不是個偵探而已嗎~~~~

        Liked by 1 person

        • 你說得是Robert Downey Jr 跟 Jude Law主演的那部嗎?我也有,的確不是我們想像的福爾摩斯。不過説一句公道話,「掉下懸崖而不死」的始作俑者是柯南道爾。當年他不想再趕稿子,把心一橫,寫福爾摩斯跟那位博士一齊掉下瑞士的Reichenbach Falls,現在那裡還有一座福爾摩斯博物館。好多年以後,道爾重新執筆,繼續寫福爾摩斯的故事,不過是他掉下懸崖之前的案件。後來有一家出版社,給道爾一大筆錢,開出條件,不僅要寫福爾摩斯的案件,而且要他「復活」,因此才有他死而復生的故事。因此,電影最後的情節,其實是「忠於原著」。😅

          Liked by 2 people

    • 哈哈,其實是數年前拍的照片,我也很想念英國。那些蠟像水平很高,偶爾會令人不寒而慄。不過我挺喜歡福爾摩斯的居所,有助於了解小説內容!
      你最近在英國過得好嗎?有去甚麼地方玩?也跟格友們分享哦!😉

  3. 小時候,我好像是看了福爾摩斯與開膛手傑克的故事。我在倫敦求學三年期間,竟然沒有去貝克街 221 號 B 參觀,可惜了 ! 以後有機會再補訪福爾摩斯博物館。

    Liked by 1 person

  4. 福爾摩斯真的太厲害,歷經了多少年還是保持了他的知名度!不過也是應該要歸功與這幾年出的英國版電視劇,美國版電視劇,以及好幾部電影吧?

    每次看到福爾摩斯都會想到亞森羅蘋這個紳士小偷。小時候福爾摩斯還沒有亞森羅蘋吸引我,亞森羅蘋又帥又風度翩翩,每集都有女性為他傾倒,根本就是 James Bond 阿!但亞森的翻拍度完全比不上福爾摩斯,連紐西蘭圖書館都找不到書籍,實在是可惜…

    Liked by 1 person

    • 是啊,不知何故,這兩年特別多福爾摩斯的電影和電視劇

      我沒看過亞森羅蘋,小時候沒看過他的書,好像圖書館也沒得借,正如你所說,鋒頭給福爾摩斯搶盡了 ,或許是因為亞森羅蘋是法語故事,翻譯的人比較少吧

  5. 「歷史,除了人名是真的之外,其他都是假的;小說,除了人名是假的之外,其他都是真的。」這話說得真精闢!
    我也發現描述維多利亞時代的小說,相較於現代社會的腥羶色有過之而無不及。
    哈哈!今年3月我也在貝克街上閒晃。

    Liked by 1 person

    • 哈哈,沒有去拜訪福爾摩斯?
      維多利亞是新哥德式主義興起之時,偵探小說難免會多一層陰霾籠罩的氣氛
      Scarlett,你應該精讀過不少懸疑小說,你會如何評價福爾摩斯?

  6. 常常有人說外國人把鴉片賣給中國,自己不會享用,立心毒害中國云云,原來那時的倫敦一樣烏煙瘴氣。縱然如此,那些年卻是文學家綻放的時代。

    有日本漫畫家殺死主角來終結無止境的故事,原來百多年前柯南道爾已經試過,相信這些事將來仍會繼續發生。

    Liked by 1 person

    • 「毒害」倒是真的,「立心」值得斟酌,他們要的是跟中國人貿易。洋貨在中國滯銷,窮人買不起、富人瞧不起洋人玩意,清廷又對洋人在華經商有諸多限制,因此英國大量流失白銀而造成龐大貿易赤字。後來,才有人想到販賣鴉片來扭轉貿易赤字。鴉片成品低,但需求量非常高,替英商賺取暴利。

    • 十九世紀,鴉片在英國頗為普遍,除了鴉片館,大眾可以隨意在藥房購買到混合了鴉片和其他成份的鎮靜劑、止痛劑,要到二十世紀初,政府才正式立例禁止或管制鴉片及其他成癮藥物。

  7. 最似Sherlock Holmes 的一定是男神 Benedict Cumberbatch 而他太太 Sophie hunter 很美,有點似邵美琪最美的年代。 其實邵美琪現在也很美,有次我去吃自助餐,鄰桌就是她和她朋友, 她很瘦但依然美。

    Liked by 1 person

    • 似乎無明喜歡很喜歡俊男美女
      邵美琪的代表作應該是《我本善良》,後來她在亞視那套《再見艷陽天》也有不俗演出。
      在英國公認為演出最神似Sherlock Holmes 者首推Jeremy Brett,不僅他的鷹咀鼻,炯炯有神的雙䀵,還有其一舉手、一投足,尤其是那冷峻高傲的眼神,妨若名偵探再世,令人拍案叫絕。有興趣可以Google一下,不過千萬別失望,他可不是帥哥嗯😉

      Liked by 1 person

      • 都喜愛的,因為如果個明星靚,就是bonus 不過我好博愛,我的文盲老友叫我千萬不要做港姐評判,因為我什麼也覺靚⋯ 什麼也覺靚女⋯ 於是老友說「你千祈不要讚我靚,你太無品味了,你讚我靚,我會覺得是個insult 」 我自此冇野講⋯

發表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