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在佛羅倫斯──但丁與碧雅翠絲

聖瑪格麗塔教堂在巷子內,佇立了將近一千年。

佛羅倫斯舊城區內,房屋鱗次櫛比、街道錯落有致、巷弄縱橫交錯。在這座古城內,有一條尋常不過的狹窄巷子,聖瑪格麗塔教堂(Chiesa di Santa Margherita dei Cerchi)在巷子內,佇立了將近一千年。 

教堂的立面是由灰蒙蒙的磚塊所推疊成,入囗是挑高的木閘門,閘門就藏身在狹窄巷子內。此種佈局在古城區內比比皆是。如果沒有指示牌,你還以為門後是一座空置的大宅或棄置的倉庫,很容易與敎堂察身而過。這座其貎不揚的教堂內,封塵了一段令大文豪但丁(Dante Alighieri)刻骨銘心的往事。

但丁是西方文壇巨擘,地位能夠與其相提並論者,也僅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荷馬(Homer)、塞萬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等寥寥數人。他出身在佛羅倫斯一個貴族家庭。9歲的那一年,但丁在聖瑪格麗塔教堂遇上了碧雅翠絲(Beatrice Portinari)
 

自但丁看見碧雅翠絲第一眼,他已被對方深深吸引,久久不能忘懷。

碧雅翠絲出身在佛羅倫斯,年齡較但丁少一歲。她的家族為銀行世家,權傾一時,並有份資助聖瑪格麗塔教堂。自但丁看見碧雅翠絲第一眼,他已被對方深深吸引,久久不能忘懷。多年後,他在詩集《新生》(La Vita Nuova)中回憶這段行事:「這個時候,藏在心房裡最深處的生命精靈,開始激烈地顫動起來,就連微弱的脈搏也感覺到震動。一個比我更崇高的神進駐,凌駕我的一切所能。 

 
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中,楊不悔告訴張無忌,自己喜歡了他的殷六叔,她說:「無忌哥哥,我小時候甚麽事都跟你說,我要吃個燒餅,便跟你說﹔在路上見到個糖人兒好玩,也跟你說。那時候咱們沒錢買不起,你半夜里去偷了來給我,你還記得麽?」張無忌不禁有些心酸,低聲道:「我記得。」楊不悔按著他手背,說道:「你給了我那個糖人兒,我舍不得吃,可是拿在手里走路,太陽晒著晒著,糖人兒融啦,我傷心得甚麽似的,哭著不肯停。你說再給我找一個,可是從此再也找不到那樣的糖人兒了。你雖然后來買了更大更好的 糖人兒給我,我也不要了,反而惹得我又大哭了一場。那時你很著惱,罵我不聽話,是不是?」張無忌笑著說自己忘記了。她接著道:「我的脾氣很執拗,殷六叔是我第一個喜歡的糖人兒,我再也不喜歡第二個了。」

碧雅翠絲就是但丁的糖人兒。
 
9年後,但丁在河邊再次遇上碧雅翠絲。這時,女方正值碧玉年華,生得娉娉裊裊、蕙質蘭心。這次偶遇,令但丁乍驚乍喜。自遇上碧雅翠絲,對方的嫣然一笑、盈盈一督,令他魂牽夢繫。9年後嘎然而遇,但丁的一顆心噗通噗通的跳,霎時間,他有千頭萬緒不知如何整理,千言萬語也不知從何說起。儘管滿腹墨水,在心上人面前,但丁說話結結巴巴。碧雅翠絲與他寒喧數句之後,一笑而別。詩人在《新生》憶迹該次重逢:「她那令人眷戀的幾聲問候,我的憤世嫉俗煙消雲散。慈愛如火,在我心中燃起。如果有人問起,我會回答, 那是一份添上謙遜的愛意!」
 
如果說,每個男人心中都有一位沈佳宜,毫無疑問,碧雅翠絲就是但丁心中的沈佳宜。

3年後,碧雅翠絲下嫁他人,對方出身銀行世家,二人也屬門當戶對。奈何,紅顏薄命,婚後3年,她就因病去世,享年僅24歲。據記載,她被安葬在聖瑪格麗塔教堂。不過,有學者對此提出質疑,認為這只是他人一廂情願。

這座教堂顯得樸素無華,如同但丁那份純潔無瑕的愛。


姑不論真相如何,時至今日,
聖瑪格麗塔教堂已成為一座愛情聖地。教堂室內不算寬敞,四周光線不足,卻彌漫一片祥和,氣氛莊嚴肅穆。悠久的歲月替它添上脫落的牆壁、斑駁的列紋與褪色的台階。曾去過不少歐洲的教堂,相比之下,這處沒有多餘的裝潢,沒有栩栩如生的精緻浮雕、沒有絢爛奪目的彩繪玻璃、也沒有巧奪天工的穹頂或拱頂。這座教堂顯得樸素無華,如同但丁那份純潔無瑕的愛。這也許是教堂設計者用心良苦,希望信徒能夠聚精會神,在心無旁騖下向上帝禱告。

紀念牌旁邊有一竹籃,籃子裝滿了紙條。來訪者可以寫信給碧雅翠絲,以求願望成真。那些紙條全是給她的書信。

教堂牆壁上鑲嵌一塊紀念牌,標示碧絲下葬於此。紀念牌旁邊有一竹籃,籃子裝滿了紙條。原來這𥚃有一項傳統,來訪者可以寫信給碧雅翠絲,以求願望成真。那些紙條全是給她的書信。多年來,無數痴男怨女、苦命鴛鴦在此禱告,祈求愛情能夠修成正果。祭壇上搖曳的燭光正幽幽訴說著無數悲歡離合的故事。

十三世紀末葉,佛羅倫斯政治鬥爭異常熾熱,忠於教宗的黑黨與追求獨立的白黨水火不容。1301年,黑黨人士掌權,到處殘害異己,作為白黨人士的但丁被當局放逐,直到終老也未能回到故鄉。他在過著顚沛流離的日子期間,完成了鴻篇巨著《神曲》(La Divina Commedia)

此為冗筆。唐代詩人崔護那首《題都城南莊》膾炙人口,孟棨借題發揮,寫了一則動人的愛情故事。話說某年清明,詩人崔護獨自去城外郊遊,走到半路,看到一戶人家,便上前扣門,應門者竟是一位桃腮杏臉的少女。崔護自報姓名,向少女討了一杯水。片刻後,少女從屋內端了一碗水,遞給詩人。二人四目交投,互生情愫。崔護回到家後,念念不忘該名少女。翌年清明,他重回故地,但大門已緊閉,他感到悵然若失,便在木門上題了一首詩後離去,詩曰:「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數天後,他按奈不住,於是又回到那間農舍。到了門口,屋內竟傳出哭泣聲。崔護敲門,一位老翁應門而出,問道:「你是崔護嗎?」崔護說是。老翁哭著說:「自從去年和你見面後,便鬱鬱寡歡,茶飯不思,前幾天,我們回家後,女兒看到門口的題字便一病不起,不久便去世了。這都是讓你給害死的!」崔護悲慟不已,他走入屋內,但見少女躺在床上,早已斷氣。崔護不禁悲從中來,嚎啕大哭。須臾,奇蹟出現,少女緩緩張開雙眸,她竟然死而復生,後來更與崔護成了親,皆大歡喜。(順便一提,二十多年前,台劇《人面桃花》中,男主角馬景濤所飾演的就是這位崔護。

納蘭容若詩言:「人生若只如初見, 何事秋風悲畫扇? 」。有云往事並如煙,對但丁來說,一切依然歷歷在目,如同初見。伊人的倩影,早已鑲嵌在他心靈深處,留下了永恆烙印。多年後,但丁在《神曲》裡,寫下自己和碧雅翠絲的「結局」。不過,他所寫的,並非如同崔護和桃花少女的團圓式結局。
 
在小說中,但丁幻想自己無意闖入一處黑暗森林,他遇見羅馬詩人維吉爾(Publius Vergilius Maro),後者陪伴他通過地獄與煉獄。這時侯,碧雅翠絲出現了,並引領但丁進入天堂,令他獲得救贖。
 
文人生命中的漣漪、波瀾、驚濤,種種失意、考驗、苦難,往往化成他們的繆思女神,讓他們破繭而出。

白先勇赴美留學期間,受到異國文化的衝擊,加上思鄉情切,令到他的文學創作漸趨成熟。

錢鍾書在上海淪陷時期,渡過了一段艱辛歲月,啓發他寫成《圍城》這套經典名著。

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年輕失戀,以文字抒懷,寫了《少年維持的煩惱》(Die Leiden des jungen Werther)這部曠世之作。(延伸閱讀:《少年歌德的煩惱》)

歐威爾(George Orwell)與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不約而同都經歷過西班牙內戰(Spanish civil War),二人將所見所聞,分別寫成《向加泰隆尼亞致敬》(Homage to Catalonia)及《戰地鐘聲》(For Whom the Bell Toes)兩部巨著。

但丁對碧雅翠絲的愛意,經過多年的昇華、發酵,愛人成了開啟天堂之門的天使,他自己獲得了救贖,《神曲》也得以茁壯成長。

22 thoughts on “相遇在佛羅倫斯──但丁與碧雅翠絲

  1. 急忙去估狗一下「沈佳宜」,赫,還真有其人哩
    從但丁的浪漫,看古今中外,少年情懷總是夢,寫得真好
    然而崔護桃花女的再生,倒是出乎我意料之外,以前沒讀過這個圓滿結局,如今反而覺得有些失落
    夢就讓它是夢,不是更美?

    Liked by 2 people

    • 哈哈,自古以來,大家都喜歡才子佳人的故事,有人於心不忍,於是讓少女死而復生。不過,這也許和中國文學文化精神有關,你看唐明星和楊貴妃,不是天上團圓了嗎?梁山伯與祝英台死後,化身蝴蝶,從此再也不分離。

      Liked by 1 person

  2. 每個人心中或許都有個繆思之神
    特別是情愛尤其是發生在青春年少時
    似乎更能驅動引發被埋藏的天賦^^"
    “相遇在佛羅倫斯"如此美麗
    縱是故事或有被美化之嫌抑或虛實難辨
    都願意相信它早已成為一則美麗的傳說,,,
    謝謝Edward!很喜歡這篇文章!

    Liked by 2 people

  3. 又是一篇寫得洋洋灑灑的文章,真教我自惭形秽。表面輕鬆自若地書寫一雙雙神仙眷侶的愛情故事,由古至今,從西方串聯到東方,即浪漫誠摯又充滿缺憾美,還加上歷史文化古蹟的穿插敘述……您這是翻了多少書,參考了多少史料方才下筆如神啊?依我陋見,這一篇篇的遊記還真是閒適之餘,卻恍若仍有幾許壓在紙背下的沉重。這多出來的使命感,使書寫的生命得以繼續舒展與昇華。

    Liked by 1 person

  4. 說到沈佳宜的時候,我笑了。 還有馬景濤演的崔護,那豈不是嚎啕大哭 + 大吼大叫 + 死命搖晃著少女。 想必少女就是被她搖醒,死而復活的…

    我去過像這樣低調平實的教堂。 在安靜的巷弄裡,外表看起來就像尋常人家,堂裡幾排祈禱的長椅,安靜無人,可以讓人體會上帝的恩典和冥思。 有點好奇,為什麼大家要寫紙條給過世的碧雅翠絲,祈求愛情修成正果? 難道碧雅翠絲當時是當地的心靈導師?

    愛的難題自古以來都是無解… , 西方人對愛的表達比較直接,沒想到但丁如此含蓄。 其實我也想到赫曼赫賽的「徬徨少年時」,辛克萊愛著夏娃夫人 (?),藏在心裡的愛讓他痛苦與喜悅交織成複雜的情感, 不過他們年齡差距太大… 。 無法相守的愛,如果沒有轉化成靈性上的養分與更廣大的愛,豈不是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悲劇。 愛的課題充斥在世界每個角落,可以輕盈也是沉重,卻是人人都要面對的。 你的這一篇引起了我閱讀神曲的興趣 (從沒讀過呢!) ~ ^^

    Liked by 4 people

    • 看到你說馬景濤嚎啕大哭,忍不住笑了,電視劇的導演選角的確很有眼光!
      我也喜歡那種低調而樸實無華的教堂,在安靜的環境下讓心神沉殿,反省一下自己的過錯、再凝思自己與上帝的關係。我也搞不懂為何信眾要去信碧雅翠絲,只可說是約定俗成⋯
      我沒看過《徬徨少年時》,不過書中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挺深刻:「一隻鳥出生前,蛋就是牠的整個世界,牠得先毀壞了那個世界,才能成為一隻鳥。」
      我也不清楚但丁是怎麼想,不過,那個時候的歐洲,中世紀剛結束,也許社會仍然是傾向保守內斂,與今日南歐人士熱情奔放的形象大相逕庭。另外,門閥觀念還是根深蒂固的,男方來自沒落貴族的家庭,女方卻來自顯赫的銀行世家,不知是否成為但丁的內心障礙?

      Liked by 2 people

      • 看來碧雅翠絲跟台灣民間信仰有異曲同工之妙。 ^^

        成長,總是在毀壞崩解中重新建立起新世界。 你這麼一說很有道理。 身世的距離與門戶之見之於當時的歐陸 (相較於現在也是),深植於人的偏見中。 其實保守內斂的文化中也孕育出美麗的樸實與真摯的情感,否則我們就讀不到這麼多好作品了。

  5. 既然從旦丁寫到沈佳宜,我就歪樓一下聯想到龔琳娜的神曲,哈哈 !😄

    對馬景濤演過的戲完全沒有印象,只知道他演過瓊瑤阿姨的愛情故事,總是很歇斯底里的表現方式,呵呵 !😊

    Liked by 1 person

發表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