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中國堯帝年間,天下昇平,老百姓過著豐衣足食的日子,堯帝不禁志得意滿。某天,他出外巡視,來到某個村落,不遠處看見一老農夫正悠閑地高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堯帝聽罷,心頭不禁一震,尤其那句「帝力於我何有哉」更如當頭棒喝。他心想,老百姓過著富足的日子,只是依循大自然的步伐而生活,跟自己毫不相干,作為君主,他不應為此沾沾自喜。自此,堯帝加倍努力勤政愛民,終成一代名君。
以上故事,不知孰真孰假。不過,該老翁所吟唱的歌謠,名《擊壤歌》,收錄於東漢王充的《論衡·感虛篇》,乃中國最早的詩歌之一。該詩寄戴著先秦時代的老百姓順應四時變化,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生活簡樸而豐裕、悠閒而幸福。
位於日本中部飛驒地區的白川鄉合掌村,歷史長達800年,直到上世紀明治時代,村民就是過著「帝力於我何有哉」的生活。傳說白川鄉合掌村的祖先源自平氏家族。13世紀初,平氏與源氏兩大家族爭奪天下,爆發了源平合戰,前者戰敗,平氏家族中人紛紛躲進飛驒的深山地區避禍。該地區山巒起伏、層巒疊嶂,不容易被外界發現,而且該地區水源充足,令到村民世代種田、捕魚、養蠶,過著隱居避世的簡單生活。不過凡事有利也有弊,村民雖然可在山林深處自給自足,但飛驒地區四季分明,夏天暴雨成災,颱風肆虐,到了冬天卻漫天飛雪,借天敞日。面對嚴峻生活環境,居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造出極富特色的合掌造民居建築,他們的村落也稱為合掌村。1995年,白川鄉與五箇山的合掌造村落以「白川鄉與五箇山的合掌造聚落」之名被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
到訪白川鄉合掌村是乃農曆八月的初秋時分,陽光明媚,晴空萬里,秋風送爽。自古文人傷春悲秋,不過,當天我只感受到說不出的愜意。大自然也卸下春夏的艷麗濃妝,換上了墨綠素顏。颯颯的風聲送走了盛暑,淡黃色的莊稼揮手道別炎夏。這裡遠離俗世的泥沼、紅塵的旋渦,一楝楝的茅葺頂木造合掌屋排列得錯落有致,儘管世局動盪紛擾不斷,此處數百年如一天,仿若時間凝固,村落遺世而獨立,沒有塵囂浮華,令人產生「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的感慨。
合掌屋旁邊的水車,喀拉喀拉作響,旋律優美,是一首傳頌百年的歌謠。屋子門前的小溪,涓涓細流,吟唱著當地不老的傳說。隨風搖曳的稻穗,演繹千姿百態的傳統舞蹈。
秋天時分是秋明菊盛開季節,她們避開了奼紫嫣紅的春夏時節,無意與羣芳爭艷鬥麗,到秋天才悄悄地、低調地竄出頭來,如同燈火闌珊處的伊人,流露了與世無爭、超然物外的個性,正如《淮南子·主術訓》曰:「是故非澹漠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看似嬌小柔弱的秋明菊似乎無處不在。在綠菌草地上、在田野間、石徑旁、小溪畔、甚至是石牆的縫隙間,都有她們的芳蹤,既展現了頑強的生命力,又讓人體會「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的道理。
合掌屋的屋頂建造得特別陡峭,貌似雙手合什,因而稱為合掌屋。陡峭的屋頂,可防止冬天積雪過厚而令整幢房屋塌陷。屋頂是以茅草蓋成,容易鋪砌。更重要的是合掌屋頂所用的茅草乃當地特殊品種,茅草上有一層油脂,雨季可防水,冬天也可禦寒。
合掌屋的窗戶乃和紙所制,紙窗的好處是容易採光,但雨季卻會造成保養問題。因此,合掌屋屋的窗戶並非垂直鑲嵌的,其上部是稍為向戶外傾斜,相反,其底部則向戶內傾斜。當下雨時,窗戶上部沾上雨水,雨水會直接滴落地面,而不會沿著和紙從上往下流。如此一來,和紙的壽命便延長了。
不少合掌屋室外都有小溪圍繞著,令合掌村倍添動人風情。殊不知,小溪並非僅為了美化環境而是大有用途。首先,小溪可以收集雨水與及從屋頂掉下的積雪,村民出入便不會受阻。另外,溪水也可以用來灌溉農田。此外,水力也可作為能源,可以驅動水車,提高生活質量。
合掌屋沒有柱子,也沒有任何釘子,遇上強風吹襲時內也會搖搖曳曳,但正是其搖曳擺動,能夠有效減弱強風的衝擊力,遇上強風地震時能夠將壓力分散,體驗以柔克剛的哲理,誠如老子曰:「天下莫柔弱於水,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 」水看似柔弱,但其衝擊力之強世上無可匹敵。
從高處俯視,可以發現,合掌屋的屋頂是朝東西兩方。此乃由於當地夏季颱風及冬季暴風雪都是南北走向,屋頂面朝東西兩方是為了避免強風吹襲,從而延長茅草屋頂壽命。屋頂西側面向河流,東側朝向山腰,東側的日曬時間較短。如此一來東西兩面屋頂都能均勻地曬到太陽。
合掌屋屋頂的茅草,每三十年左右便要更換。當某戶要更新茅草時,所有村民便會前往幫忙。當甲戶更換屋頂,乙、丙、丁等戶前往幫忙。輪到乙戶時,甲、丙、丁等戶前往協助,如此類推,體現了農村社會左鄰右里同舟共濟的傳統美德。

經濟轉型,年輕人都出外工作,村內人口老化,人口也下降,人力資源不足。近年合掌村更換茅草屋頂也是從全國號召義工前來幫忙。(圖片來源:白川村官方網站 (http://shirakawa-go.org))
不少傳統村落都要面對現代化所帶來的衝擊,合掌村也不能免俗。自上世紀明治維新,經濟轉型,年輕人都出外工作,村內人口老化,人口也下降,人力資源不足。近年合掌村更換茅草屋頂也是從全國號召義工前來幫忙。旅遊業發展蓬勃,卻令村民受到不少滋擾,社區生活品質也下降。如何拿捏經濟成長與社區發展兩者平衡,是一門難澀的課題。
延伸閱讀:《美山町的雪》
如詩如畫的好風景
真是世外桃源
好美!
很喜歡你書寫的初秋時分探訪白川鄉合掌村的心情與寫景
很優美的散文
令人嚮往!
合掌屋的屋頂是朝東西兩方
覺得這真的很有學問
當然東西弄久了難免會磨損
也只能靠維修來保持了!
衷心希望這裡脫俗的美麗
不會被消磨
且能夠永遠持續下去!
讚Liked by 2 people
謝謝lu!^^
白川鄉合掌村的確很美,我是特別計劃在淡季時間才去的,這樣才可以慢慢走走看看停停
合掌屋的建築結構真的大有學問。有時候我心裏想,現代人所追求的,好像人家古代早就有了。雖然說現代物資文明是進步了,人的精神文明又是否倒退了?
讚Liked by 1 person
越便利
物質越豐盛無虞
通常人會開始墮落
這是我自己的感覺
一般人都會先追求物質
等物質充沛了再想追求精神性的東西
但似乎都有些太遲了
精神性的東西畢竟不可摸不可拿,,,
習慣擁有(物質)後
想理解這種感覺可能需要再重來,,
p.s.你末段的問號我好像發現的太遲^^"
還忘了按讚@@
真是不好意思!><"
讚讚
真是世外桃源呀! 太想去住個幾天! 容易去嗎?
Thanks for sharing. Have a great day.
讚Liked by 2 people
我覺得很值得一兩個晚上。白天的時候,假如運氣不好,剛好遇到一輛一輛的旅遊車,整個白川鄉變成繁喧鬧市了,非得在睌上才感受到那份靜謐。從海外去白川鄉,最好的方法,就是飛到名古屋住一個晚上,然後坐旅遊巴直接到白川鄉,大概三小時,不用轉車,蠻舒服的,詳情可以參考以下網址
http://ml.shirakawa-go.org/tw/access/
Thanks, Helen. Have a nice day too! 😊
讚讚
以《擊壤歌》引出世界文化遺產合掌村的涓滴風貌,真的好好看!🌹
讚Liked by 2 people
謝謝你喜歡!很久未讀過綺塔的文字了,心癢癢的,期待你的文章都。😊
讚Liked by 1 person
Edward,我掩面羞愧這般閒散懶意的狀態。近日整理一下文字,再把欲與你分享的聖母百花大教堂與音樂結合之文章拿出來回溫,謝謝你,期待以文會友。🌹
讚讚
認同綺塔和Lu, 由擊壤歌引申到合掌村真是估你唔到。合掌屋的建構真是一門學問,體現古人生存的智慧。現代人唸那麼多書,在職場那麼多年,但我深信如果把最聰明的現代人流落在荒無但四季分明的村落,極有可能生存不到。
合掌村面對的少壯離鄕和平衡社會發展的問題是不能避免的大勢。我明白年輕人為何向外闖,如果我是那兒的年輕人我也會,話說福山雅治和安室夸美惠也是這樣闖出來,可能我是下一個安室呢⋯ 所以我明白的,我也會離開,但如果我真的是合掌村的年輕人,闖過,我是會回鄉的。二十歳不會回,三十歳繼續闖,四十時是會回歸的。因為一個地方,怎人潔地靈也好,最重要是 人,沒有當地人在生活,沒有習俗文化,那地方是沒有特色的。所以我覺得擁有世界文化遺產的村落如果加強年青人對自己故鄉的愛已是一個持續發展的策略。
讚Liked by 3 people
呵呵,我只是不知開頭該如何處理,又不想寫甚麼「白川鄉合掌村位於日本本州中部」,於是就把「撃壤歌」堆砌進去文章,格友們不覺得突兀我已經覺得僥倖了😅
讚讚
合掌村問題只是反映日本老化問題的冰山一角。上世紀80、90年代的房地產泡沫破裂,不少人債台高築,被迫留在城市賺取更高工資以償還貸款,他們四十、五十、甚至到了六十歳也在打工還債
讚讚
「帝力於我何有哉」也頓時讓我心頭一跳~ 大家都在罵川普之時,我過著一個月不需上街買菜的日子,菜園裡仍有冬春之際僅存的蔬菜,我無視於村外的紛擾。
這個年代或許帝力的影響更大吧~ 我這種日子不知道可以維持多久。^^
合掌村太符合我心中的嚮往! 與世無爭的生活無可比擬的美好。 Edward, 說不定以後在合掌村見到你~
讚Liked by 2 people
呵呵,他朝有緣相會,你為我撫琴,我為你沏茶^^
讚Liked by 1 person
好~ 君子擊掌為盟!
(順道帶個台灣高山茶)
讚Liked by 1 person
再帶點文山包種好嗎?台灣茶我比較懂得泡這兩種⋯
讚Liked by 1 person
沒問題! 我也很喜歡文山包種! 一起品~
讚Liked by 1 person
好美的合掌村,
希望日後有機會造訪😊
讚Liked by 1 person
的確很值得一遊,台灣有類似的鄉村嗎?
讚讚
Your photos are impresive!! Muy best wishes, Alicia
讚Liked by 1 person
Thanks Alicia! Have a nice day!
讚讚
Thanks!!!
讚Liked by 1 pe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