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劇英雄米開朗基羅(九)

這個系列寫到第九篇,是時候討論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的感情世界。這位不世出的奇才平日沉默寡言,喜怒不形於色,但其冷若冰霜的外表下,其實有一顆溫柔灼熱的心。他既渴望愛,也渴望被愛。

1532年,米開朗基羅57歲的時候,遇上比他年輕34年的卡瓦列里(Tommaso dei Cavalieri),後者出身名門望族,自小接受良好教育,溫文爾雅,外表討好,富氣質。米開朗基羅曾為他寫下不少唯美動人的情書與十二行詩,憑藉這些文字,後人才了解到他對同性之愛:

「⋯⋯就算我能夠忘記毫無樂趣地支撐我肉體的食糧,也無法忘懷支持我靈魂與肉體的你的名字⋯⋯它讓我感到甜蜜而美好,當我想你的時候,我感受不到痛苦,也無畏死亡。」(1533年,摘錄自《赤裸裸的米開朗基羅》)

「因你的慧眼,我看見了我的眼中所無法見到的光明。你的足,幫助我疲憊的足所無法支撐的力量。因你的精神,我正在往天上飛升;我的意識全都包覆在你的意識當中;我的思想在你的心中成形,我的言語在你的喘息中吐露;孤獨的時候,我宛如月亮那般,只有在太陽照射時才能被看見。」(十四行詩,摘錄自《赤裸裸的米開朗基羅》)

二人的感情,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在大師彌留之際,卡瓦列里一直陪伴在側。

1535年,米開朗基羅懈㤧了女詩人維多利亞·科隆娜(Vittoria Colonna)。科隆娜出身名門望族,家族安排她下嫁一位候爵,她竭力做好一位好妻子,卻不得要領,並經常遭丈夫欺負。1525年,丈夫辭世,成為寡婦的候爵夫人過著深居簡出的生活,她以詩抒懷,以文字慨嘆時光的飛逝及寄托生命的空虛。10年後,科隆娜認識了米開朗基羅,二人同為虔誠的教徒,更有說不盡的話題。候爵夫人知書識禮、蘭心蕙質、人淡如菊,兩人漸漸向對方敞開心扉,他們長期保持書信來往,只要科隆娜身在羅馬,也會定期與米開朗基羅見面。

「感謝妳。若說我贈予妳的拙劣畫作,足以回報妳賜予我的美麗與深刻的感動,那將是我的僭越與羞愧。」(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他為夫人,留下不少溫婉動人的字句:

「幸福的精靈,讓我的生命在垂垂老矣的心中,保留著炙熱的愛情。而妳在財富與歡樂中,在許多高貴的靈魂裡,獨享我一人——從前,妳以那般優雅之姿出現在我眼前,此時,你又以如此這般的姿態顯現在我心底,只為慰藉我⋯⋯因而,蒙妳溫柔的思念,念著在憂愁中掙扎著的我,為妳寫下幾行詩句,感謝妳。若說我贈予妳的拙劣畫作,足以回報妳賜予我的美麗與深刻的感動,那將是我的僭越與羞愧。」(十四行詩,摘錄自《赤裸裸的米開朗基羅》)

1545年,米開朗基羅終於完成了前教宗尤利烏斯二世(Julius II)的陵墓。由於陰差陽錯,這項工程一拖再拖,合約也一改再改(有關詳情,請參閱《悲劇英雄米開朗基羅()),大師受到尤利烏斯二世的後人所責駡,指他忘恩負義、欺世盜名,長期的思想負擔讓其痛苦萬分。米開朗基羅在完成《最後的審判》(Last Judgement,請點擊《悲劇英雄米開朗基羅(七)》《悲劇英雄米開朗基羅())祭壇畫後,終於可以集中精神投入這個項目。工程竣工後,他終於擺脫這把纏繞心頭多年的無形枷鎖,如釋重負。

1546年,米開朗基羅受教宗保祿三世(Paul III)委任,成為聖彼得大教堂(Basilica Papale di San Pietro in Vaticano)的總建築師。從前,基於教宗的一道命令,他從一位雕塑師成為畫家,現在,因為叧一名教宗的勒令,他又要從一位畫家成為建築師。

聖彼得大教堂於公元四世紀所建,相傳是聖彼得的安葬地。1503年,時任教宗尤利烏斯二世勒令重建重建聖彼得大教堂,布拉曼特(Donato Bramante)、拉斐爾(Raphael)、小安東尼奧·達·桑加羅(Antonio da Sangallo the Younger)先後出任總建築師,工程未完成,三人已先後撒手而去。

米開朗基羅接手該項工程時,已經72歲。以當時的建築技術而言,這項工程異常艱巨,事情搞砸了,一世英名也付諸東流。不過,對米開朗基羅來說,是神將他安放在此職位上,儘管前路艱辛,自己的精力也大不如前,他亦不願意放棄,他在沒有收取報酬的情況下,接受這份挑戰。他所造一切,是為了事奉上帝而接下這個燙手山芋,而個人榮辱得失則輕如鴻毛。

翌年,米開朗基羅受到沉重打擊。該年2月,候爵夫人科隆娜因病與世長辭。伊人氣若游絲時,米開朗基羅一直在身旁。他默默地瞧著科隆娜,後者呼吸逐漸微弱,直到永遠沉睡不起。大師肝腸寸斷,道:「我看着她死去,而我卻沒有親吻她的額頭與臉頰,像我親吻她的手那樣,思念自此,讓我悲痛欲絕!」(摘錄自《赤裸裸的米開朗基羅》)

「當那個曾使我屢屢哀嘆的她遺棄了世界,遺棄了她自己,在我眼中消失的時候,就連『天地』都覺得羞恥,所有見過她的人卻在哭泣!──然而死亡啊,今日你且莫得意,自以為已把太陽熄滅了!因為愛情戰勝了一切,愛情讓她在地下、在天上、在聖者身旁重生。可惡的死亡,自以為遮蔽了她品德的回聲,自以為抑滅了她靈魂的美善。然而她的詩句,卻恰恰相反,詩句將她照耀得更加耀眼,死後她征服了天國。」(十四行詩,摘錄自《赤裸裸的米開朗基羅》)

候爵夫人不僅是米開朗基羅的紅顏知己,更是他的繆思女神。他如此形容夫人:

「⋯⋯神的錘子⋯⋯以它獨一無二的力量,在天國中創造他自己的美,和所有其他一切的美。⋯⋯如果神的錘子能夠幫助我,定能引導我的作品達到完美的境界。然而迄今為止,在這世間唯有她一人能做到。」(十四行詩,摘錄自《赤裸裸的米開朗基羅》)

布拉曼特的設計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當時,聖彼得大教堂重建工程進行得如火如荼,米開朗基羅肩負重任,他心知不能沉溺在哀愁中,他決定抖擻精神,重新振作,讓工作埋葬悲傷。

米開朗基羅開始翻閱布拉曼特遺留的設計圖(上圖),他愈仔細硏究,便他愈為對方的傲氣和才氣所佩服。布拉曼特在生時,與米開朗基羅相處不太和睦,並曾千方百計去刁難後者。(有關詳情,請參閱《悲劇英雄米開朗基羅(四)》)不過,一切的是非黑白、恩怨情仇,早已化為縷縷輕煙。米開朗基羅不計前嫌,他決定以布拉曼特的希臘十字型平面圖為基礎,作出部份修改(下圖),建造全世界最美的教堂,以歌頌上帝。兩位頂尖大師,超越了時空,攜手合作。

米開朗基羅的設計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聖彼得大教堂的穹頂並非半圓形,而是向上拔高,呈橢圓形,外部加上側肋。穹頂外部有一個採光塔,採光塔頂端再加一個十字架,高達137.8米,更顯宏偉壯觀。

米開朗基羅教堂平面圖乃一個十字,十字的交叉點為中心點 ,中心點上有一個大穹頂,直徑41.9米。他參照了布魯內萊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為佛羅倫斯聖母百花聖殿(Cattedrale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興建的穹頂(延伸閱讀:《布魯內萊斯基的穹頂》),聖彼得大教堂的穹頂也分內外兩層,其形狀並非半圓形,而是向上拔高,呈橢圓形,外部加上側肋。這些設計,有助減低側向壓力,鞏固穹頂。穹頂外部有一個採光塔,採光塔頂端再加一個十字架,高達137.8米,更顯宏偉壯觀。

米開朗基羅在教堂的中央,利用了四個巨型柱子及柱墩鞏固穹頂,大大增加空間感,這個設計簡潔利落而不失莊嚴宏偉。當信徒佇立在穹頂的底部,無數束的光芒,透過穹頂底部鼓座的窗戶曬下,如同上帝的恩典與降幅,讓人感受天堂就近在咫尺之近的穹頂之上。有別於哥德式(Gothic)教堂那種神秘肅穆的宗教氣氛,聖彼得大教堂室內寬敞明亮、視野開闊、採光充足的設計符合了文藝復興(Renaissance)以人為本的精神。

當信徒佇立在穹頂的底部,無數束的光芒,透過穹頂底部鼓座的窗戶曬下,如同上帝的恩典與降幅,讓人感受天堂就近在咫尺之近的穹頂之上。

這項目不僅開支龐大、曠日持久,而牽涉者眾,包括建築師、石匠、材料供應商、運輪工人。樹大招風,米開朗基羅在這項工程的任何決定,牽動了各方人馬的利益。他再次受到小人中傷及誹謗,指他侵吞公款及盜用他人作品。當他被監督人員查詢時,心高氣傲的大師回應:「我沒有義務向你們或任何人透露我的計劃,你們的工作是負責監督工程開支,其他事情與你們毫不相關。」米開朗基羅又再一次得罪他人,有關指控一直困擾他。

米開朗基羅已經作古60載,後人基本上按照他的原稿為藍本。(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1626年,聖彼得大教堂重建工程正式完成,並舉行了祝聖禮。此時,米開朗基羅已經作古60載,後人基本上按照他的原稿為藍本,除了將東西軸拉長及改變了立面設計外,大教堂沒有作出大量修改。

返回《悲劇英雄米開朗基羅()
前往《悲劇英雄米開朗基羅(十)》

參考書目:
羅曼·羅蘭著, 許汝紘譯。《赤裸裸的米開朗基羅》,台北:華滋,2018。
陳志華著。《外國古建築二十講》,北京:三聯,2002。

14 thoughts on “悲劇英雄米開朗基羅(九)

    • Lu說到了重點,我看過有關他的傳記,他懦弱、怕事、易哭。佛羅倫斯局勢動盪時,他害怕得遠走他鄉。另一次,他擔任防衛指揮官期間,一到逃避職務⋯⋯有人分析,其實米開朗基羅患有情緒病,可能是驚恐症。其實這些缺點都是人之常情,他也怪可憐的,儘管如此,他依然完成了前無古人之成就,所以更令人敬佩。

      Liked by 2 people

      • Edward 可以去作占卜🔮師,是的,從事設計工作, 唸完新聞系,沒有興趣在香港做苦差,就入了這行,業餘進修設計,我呢一代常相信證書人生,但在這行,人事最緊要態度,自學,處事圆滑… 等
        我做了超過十年, 不過五月離職。 喜愛那規則性的圖案,搆思者是天才!

        Liked by 1 person

  1. 教堂的設計非常神奇! 再度見證了米開朗基羅的偉大~

    我注意到你的書單中有許多羅曼羅蘭的書! 羅曼羅蘭寫的藝術家很人性、很深入。 他寫的「約翰克里斯多夫」也是精彩萬分。 讓我想起比較近代的一位 彼得奧斯華 (Peter Oswald) ,他是精神科醫師,以精神科領域和心理醫師的角度寫下了三位藝術家的傳記 — 舒曼,尼金斯基,以及鋼琴家顧爾德。 他是顧爾德的好朋友呢!

    Liked by 2 people

發表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