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美爾(Aalsmeer)位於阿姆斯特丹西南方13公里,荷蘭文中,aal是「鰻魚」,meer是「湖」,那麼Aalsmeer就是鰻魚湖的意思。不過,本文章的主題是花而非鰻魚。阿斯米爾人口僅略高於3萬,但這個其貌不揚的小鎮,乃世界花卉之都,世界最大規模的花卉拍賣市場就在該鎮舉行。
這個稱為Bloemenveiling Aaksmeer的花卉市場佔地518,000平方米,乃全球最巨大的建築物。它距離阿姆斯特丹機場僅10數分鐘車程,每天有大量從世界各地而來的鮮花,在此地進行批發、拍賣後,再輕運到世界各地的花商。這裡每天售出約2000萬朵鮮花,而每年情人節期間,單是玫瑰花就售出1億朵,龐大的交易額令人咋舌。
Bloemenveiling Aaksmeer是我離開機場後的第一個目的地。抵達的時候大概是早上七點多,冬日漆黑的天際出現了一抹紅霞。搭了十數個鐘頭的長途機,睡眠質素差,很想窩在車內飽睡一頓。幾經掙扎下車,凜冽寒風侵肌,讓我旋即把脖子縮到羽絨外套內。
不過,拍賣市場的作業讓我大開眼界,倦意也一掃而空。每天從歐洲、非洲,甚至南美洲的鮮花經空運抵達機場。從機上缷貨後,經貨盤車,輸送帶及貨車送到24小時運作的花卉中心。到了花卉中心後,工作人員會將貨物分門別類,將花朵從箱子取出,切掉尾端後包裝成花束插在塑料桶內,然後排列在貨架上。拍賣會前,花束會被送往冷藏庫存保存。
每早6時,當這個小鎮還未睡醒時,代表各地花商的投標者已經集合在拍賣廳,展開熱烈競投。裝滿一桶桶花束的貨架,會沿著路軌,好像迴轉壽司,輪流出現在拍賣台上,讓投標者競投。投標者可以投過電腦屏幕,了解到花卉的來源地、價錢及其他資料。
傳統的拍賣會,拍賣品的價錢是從低至高叫價,價高者得,荷蘭式的花卉卻由高至低,反其道而行。熟曉行情的拍賣官先擬定一個比市價略高的價錢,然後逐步下調,最快出手者中標。例如,拍賣官估計某批玫瑰市值大概一元一支,他會從一元七角起叫價,價位很快下跌至一元六角、一元五角、一元四角⋯⋯如此類推,最早示意的投標者成功投得該批玫瑰。拍賣會效率非常高,每數秒鐘就可完成一宗交易,投標者須在電光火石間作出決定。不過,以我觀察,投標者都臉色不變,態度從容,神意自若,似乎人人都身經百戰,眼光獨到,對拍賣會的運作與及花卉行情瞭如指掌。
拍賣會進行期,送貨區的工作人員已經忙得不可開交。每宗成交完成後,駕駛電動盤車的工作人員,便會將貨品配送到客戶的上貨區,經貨車運送到機場,再轉送世界各地的花商。送貨區佔地非常廣闊,肉眼瞧不到盡頭。每天早上宛如大都市最繁華的商業大道,車水馬龍,川流不息。技術純熟的工作人員駕駛電動盤車,左穿右插,來去自如,沒有交通燈也不會釀成意外。
花卉拍賣市場最受歡迎的貨品是玫瑰,其次是鬱金香。荷蘭是全球最大的鬱金香生產地,鬱金香亦是荷蘭的國花。荷蘭人鐘情鬱金香由來已久,17世紀更引發了鬱金香狂熱(Tulpenmanie),成為史上最早的金融泡沫事件。
話說鬱金香源於天山山脈,16世紀經奧斯曼人傳入歐洲。1581年,尼德蘭七省脫離西班牙,成立共和國。17世紀初荷蘭東印度公司(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簡稱VOC)壟斷了海上貿易,荷蘭成為經濟強國,商貿活動頻繁,吸納大量財富,資產階級崛起。由於土地不足,阿姆斯特丹的住宅窄長,不適合在屋外開闢花園,種植花草樹木。上層或中產階層家庭喜歡以花卉粉飾室內,鬱金香花瓣亮麗濃艷的色澤非其他花類可比,需求漸增。荷蘭氣侯土壤適合栽種鬱金香,由於技術所限,產量不足,而且其價錢高昂,漸漸成為富裕的象徴,不少人為了炫富而購買鬱金香。
林布蘭(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的名作《尼古拉斯·杜爾博士的解剖學課》,主角尼古拉斯·杜爾(Nicolaes Tulp)乃德高望重的外科醫生,後來更成為阿姆斯特丹的市長 。他原本姓彼得遜(Pieterszoon),因迷戀鬱金香而改姓Tulp,Tulp就是鬱金香的荷蘭語,堪稱花癡。

尼古拉斯·杜爾博士因迷戀鬱金香而改姓Tulp,堪稱花癡。(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如前所述,鬱金香難以大量繁殖,市場需求下,開始有人研究培育方法。有人發現,鬱金香除了可以種子培育,可以由母球莖複製出子球莖,時間更快。也有人硏究培育新品種的鬱金香,以賺取更高回報。鬱金香的球莖成為搶手商品,而經過改良的新品種球莖更是奇貨可居,成為炒賣的工具,逐漸形成泡沫。
如果單憑炒賣鬱金香球莖,泡沫未至於那麼嚴重。不過,在期貨合約就令情況就變得一發不可收拾。期貨合約是一紙的買賣協定,根據合約,買賣雙方在指定的時間,以指定的價格,交換指定數量的商品。期貨合約原意是保證買賣雙方,例如農夫與小麥商在春天簽了一份期貨合約,到了秋天,前者為後者提供指定份量的小麥,而後者也要付出指定金額,稱行使價,以換取小麥。這樣一來,農夫的收入有了保證,而小麥商亦有穩定的貨源,互惠互利。
期貨合約的原意,是為了降低不確定性因素而帶來的風險,不過,在投機者的推波助瀾下,期貨合約成為投機工具,為市場帶來更大風險。
鬱金香有季節性,並非一年四季都會開花,因而限制了有關交易。聰明的投資者想到利用期貨,以促進交易。首先,投資者甲與花農擬定合約,前者付了很低金額,然後雙方約定買方在一年後以行使價100元換取花莖。3個月後,花莖市價已升到300元,投資者甲手上的那紙合約便值200元(市價300元-行使價100元),於是他便以200元將該合約賣給投資者乙,未到花農交貨期已經賺錢。又3個月後,花莖市價升到500元,同一份合約便升價到400元(市價500元-行使價100元),投資者乙以400元賣出合約,他憑籍買賣手上合約,而毌須參與任何鬱金香的交易,便輕易賺取200元(合約賣出價400元-合約買入價200元)。
有了鬱金香球莖的期貨,投資者可以一年12個月毫無間竭地參與投機活動。鬱金香期貨炙手可熱,炒風漸趨熾熱。有人借貸參與買賣,亦有人以手上的期貨合約作抵押借貸,再投入市場炒賣活動,然後炒完又借、借完又炒。剛開始,鬱金香期貨合約炒賣只限於稀有名貴品種,後來名貴品種變得奇貨可居,連普通品種的合約也也有投資者搶購。鬱金香球莖與期貨價格相輔相承,期貨令到球莖價格水漲船高,而球莖漲幅同時亦推高期貨價格。
《三劍客》、《基度山恩仇記》的作者大仲馬(Alexandre Dumas)為這一場瘋狂的投機炒賣留下文字紀錄。歷史傳奇小說小說《黑色鬱金香》(La Tulipe noire)的男主角凡比爾,因為研發出黑色鬱金香,被誣陷而鋃鐺入獄,幾乎遇害,後來被女主角羅莎拯救。
越來越多人投入這場非理性的淘金活動,連一般普羅大眾也參與買賣。市場陷入瘋狂、亢奮,貪婪蓋過理性,慾望戰勝冷靜。有人癡心妄想可以一夜致富,不切實際的妄想蓋過了理智。有人心存僥倖,只要在泡沫爆破前將燙手山芋賣出,便可以大賺一筆。
當時,荷蘭平均年收入為200-400荷蘭盾,單色品種的鬱金香球莖可以賣到1000荷蘭盾以上,而經過改良的品種動輒數千荷蘭盾,甚至有人一楝住宅換取一個珍貴品種的球莖。根據錢思樂(Edward Chancellor)《金融投機史》引迹,「用來買一株球莖的2500荷蘭盾,可以購買27噸的小麥、五十噸黑麥、4頭健壯的公牛、8隻肥豬、12隻肥羊、兩大桶葡萄酒、四大桶啤酒、兩噸牛油、3頓起司、床和床飾品,在加上一個櫃的衣服和一個銀製杯子。」當時,一種名為永遠的奧古斯特(Semper Augustus)乃最值錢的改良混色品種,值6000荷蘭盾。不過,多年後專家發現,其混色乃源自病變!
1637年2月,鬱金香市場突然崩塌,價格一瀉而下,如同天上而來的黃河水,奔流到海不復回,市場哀鴻遍野,慘不忍睹。雖然這場泡沫危機並未動搖到荷蘭共和國的根本,不過,有人投資者傾家蕩,有人畢生積蓄,化為烏有。最後,鬱金香價格只剩下最高峯期的百分之一,一切原來是南柯一夢。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可惜,人類如此善忘,又或者完全沒有吸取教訓,金融危機不斷重演,例如1990年代日本經濟泡沫,千禧年科網股泡沫及近期的比特幣炒賣。
主題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參考書目:
愛德華‧錢思樂著, 李祐寧譯。《金融投機史:揭開貪婪時代九大金融泡沫》,台北:大牌,2017。
花癡尼古拉斯·杜爾博士真是可愛
讓人會心一笑
而且鬱金香的名字感覺比較女性化!
鬱金香在荷蘭應該已達動搖國本的地位了!^^"
讚Liked by 3 people
呵呵,這叫成也鬱金香,敗也鬱金香^^
讚Liked by 2 people
近幾年有部電影叫做 Tulip Fever, 便是以這段時期爲故事背景。雖然評價不算太好,但現時少有這個時期的電影,看看也無妨
讚Liked by 3 people
多謝介紹!原來有一部古代版的華爾街之狼,你看過嗎?
讚Liked by 2 people
有,我看過,還不錯但牽涉到婚外戀情的題材,需要以開放的心來觀賞
讚Liked by 2 people
今年因為疫情也嚴重影響花的市場,聽説荷蘭🇳🇱要大規模毀花。 可惜,送給他人本是最好,但花的成本已沒有還要付logistic cost , 又是另一個問題。
讚Liked by 3 people
在全球商品化的效應下,難保造成很多浪費。我想,如果更多的耕地改種糧食而不種花,不知能否稍為舒緩發展中國家的糧荒問題。
讚Liked by 3 people
唉~ 世界瓴䄂個個都貪錢嘅 ~ share 糧食? share 真相先啦 (雖然世界冇真相呀,憑一件事一個issue 好難分對與錯) 但你睇世界點handle Ebola 就知啦⋯
大家要take care ar!!!! 萬事小心呀!
讚Liked by 2 people
現在正是鬱金香季節。 我的鄰居有人種了一群一群的鬱金香,美極了。
人類愛錢,想出一大堆花樣,然後弄得大家雞飛狗跳 . . .
讚Liked by 2 people
沒法子,這就是佛家所言的貪嗔癡吧!很少人有奧斯卡小姐這般的思想境界的!^^
讚Liked by 2 people
Edward,對耶~ 這就是貪嗔癡地展現吧。 ^^
其實什麼境界也沒有啊,不過停留在與煩惱拔河,氣自己貪嗔癡不斷的境界。 難啊難啊!
讚Liked by 2 people
在荷蘭的觀光景點,可以買到鬱金香的花卉球莖,但我沒有興趣帶一小袋回台灣。
讚Liked by 2 people
呵呵,為何沒有興趣?因為台灣太多花嗎?
讚Liked by 1 person
引用通告: 史上第一次金融泡沫──都是鬱金香惹的禍?! — 閒遊雜憶 – 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