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提到,因為種種原因,教宗尤利烏斯二世(Julius II)對陵寢項目的熱情大為減褪(延伸閱讀:《 悲劇英雄米開朗基羅(三)》)。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曾三番四次向尤利烏斯二世請求撥款,以支付石材的運輸費用,對方總是再三拖延,支吾以對。為了追討拖欠費用,米開朗基羅甚至前往戰場向教宗討債!某天,他要求面見教宗,不知好歹的門人將他拒諸門外,米開朗基羅忍無可忍,他未留下片言隻語,離開了羅馬,回到故鄉佛羅倫斯。
對於藝術家的不辭而別,尤利烏斯二世大感震驚。他多次派人前往佛羅倫斯,命令米開朗基羅馬上啟程回到羅馬,卻不得要領,令尤利烏斯二世臉上無光。歷史上哪有教宗受到如此「屈辱」?為了迫使藝術家回到身邊,某次尤利烏斯二世領兵進駐波隆納,他去信警告,若果米開朗基羅再違抗命令,便率兵踏平佛羅倫斯!佛羅倫斯的領導嚇得六神無主,他苦苦哀求米開朗基羅,無論如何一定要前往波隆納,向教宗請罪。米開朗基羅仰天長嘆,無可奈何下,唯有硬著頭皮,前往謁見尤利烏斯二世。
米開朗基羅見到尤利烏斯二世,故意默不作聲,而對方也是沉默不語,一雙銳利而冰冷的眼神射向他,旁人連大氣也不敢透一口,室內鴉雀無聲。空氣中瀰漫着緊張的氣氛,彷彿暴風雨的前夕。這兩個當世大人物,一個暴燥,另一個易怒;一個倔強,另一個固執,乃歡喜冤家。
一位主教企圖打圓場,溫言道:「陛下,你就原諒米開朗基羅的無知吧,這個人除了藝術甚麽也不懂⋯⋯」一言未畢,傳來啪的一聲,尤利烏斯二世握著拳頭捶了桌子一下,他面露青筋,喝道:「胡說八道!你才無知!他懂得事情可多呢!很多事情就連我都不懂,但他也懂。」這位教宗畢竟是愛才之人,他就這樣原諒了米開朗基羅。該名好心的主教被教宗臭罵一頓,結果雖始料不及,但總算為大師解圍。
回到羅馬後,尤利烏斯二世要米開朗基羅擱置陵寢工程,轉而負責西斯汀禮拜堂(Sistel Chapel)的天頂濕壁畫項目。雖然不太願意,但既然老板吩附到,米開朗基羅唯有接受安排。據說,是建築師布拉曼特(Donato Bramante)向教宗提出此建議,目的是讓米開朗基羅負責不專長的工作,從而令他出醜。我們常說中國古代文人相輕,西方藝術家之間,亦存在此等瑜亮情結。
雖然出道之今,米開朗基羅沒有接手任何濕壁畫項目,而且更是天頂畫,工程之艱辛可想而知。不過,作為藝術完美主義者,他要麽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所謂:雖無飛,飛必沖天;雖無鳴,鳴必驚人。他決心創造一幅足以留芳百世的天頂濕壁畫。
天頂濕壁畫面積達14乘38.5平方米,大概是一個現代籃球場的1.4倍。天頂畫命名《創世紀》,顧名思義,該畫取材於《聖經》開章的《創世紀》。畫家選擇了上帝開天闢地、亞當夏娃與及洪水方舟3個故事。每個故事佔3幅畫,合共9幅,從天頂的西至東依次為《神分光暗》(The Separation of Light and Darkness)、《創造日、月、草木》(The Creation of the Sun, Moon and Earth)、《神分水陸》(The Separation of Land and Water)、《創造亞當》(The Creation of Adam)、《創造夏娃》(The Creation of Eve)、《原罪-逐出伊甸園》(The Temptation and Expulsion)、《諾亞獻祭》(The Sacrifice of Noah)、《大洪水》(The Great Flood)、《諾亞醉酒》(The Drunkenness of Noah)。以上9幅畫佔據天頂中心,旁邊有多幅裝飾畫部襯托。(有關此畫詳細內容,請點擊《悲劇英雄米開朗基羅(五)》)

1512年10月,米開朗基羅以驚人意志,幾乎全憑一己之力,完成曠古礫今的《創世紀》天頂壁畫,創作歷時4年多。(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米開朗基羅是一個近乎病態的工作狂。他從來不注意個人飲食衛生,進食是為了充飢後馬上再工作。睏了在工作地方倒頭就睡,既不換衣服,連鞋子也不脫。某次,他由於腳腫,要用刀把鞋子割開時,竟扯下了腳上的一塊皮膚!為了完成《創世紀》,他傾注了所有熱情、精力和時間,夜以繼日、癈寢忘餐地創作,加上長期在鷹架上仰起頭,舉起手繪畫,結果把身體也弄垮。他寫了一首詩以自嘲:
「我的鬍子朝著天,
我的頭顱彎向肩,
我的胸部像隻鷹,
畫筆滴下的顏料,
在我臉上形成美麗的畫面。
我的腰縮向肚,臀部變成秤陀,
維持著全身重量的平衡。
我再也看不清楚,
走路只能向前摸索踟躕。
我的皮肉,
在前身拉長,
在後背縮短,
仿佛一把敘利亞的弓。」(1510年7月,摘錄自《赤裸裸的米開朗基羅》)
史上不少偉大的藝術家,都受殘疾纏身,例如梵谷受情緒病困擾,莫奈有白內障,貝多芬幾乎全聾。他們所承受之苦楚,卻成為他們靈感泉源及創作的催化劑,藝術成就得以更上層樓。有藝術專家認為,《創世紀》及後來的《最後的審判》(Last Judgement,請點擊《悲劇英雄米開朗基羅(七)》《悲劇英雄米開朗基羅(八)》)那些人物身體扭曲的身體造型源自他傷病的切身體驗。
除了肉體的痛苦,米開朗基羅也承受巨大的壓力。由於缺乏創作濕壁畫經驗,工作進度緩慢,教廷也沒有定期撥款。他向父親訴苦:「我的精神處在極度的苦惱中。一年以來,我從教皇那裡沒有拿到一文錢,我什麼到不要求他,因為我的工作進行的程度似乎還不配向他要求報酬。工作遲緩的原因,是因為技術上發生一些困難,這真的不是我在行在工作。因此,我的時間是浪費的。神啊!請保佑我!」(1509年1月27日,摘錄自《赤裸裸的米開朗基羅》)
雖然身在羅馬,佛羅倫斯老家大小事情,都要米開朗基羅處理。父親常發牢騷,埋怨這個,抱怨那個,令他不勝其煩,遂回信父親:「15年來,我不曾過一天好日子,我竭盡全力去支撐你,而你卻從來不知道,也從未相信過我。」(摘錄自《赤裸裸的米開朗基羅》)家中那些不中用的兄弟們將米開朗基羅當成搖錢樹,只懂伸手問他要錢。他寫給揮霍無度的三弟博納羅托(Buonarroto):「我要知道你在新聖瑪利亞(Santa Maria Nouva)銀行裡支用我的228金幣,和揮霍我寄回家裡的另外好幾百金幣時,是否明白你用的是我的錢?是否清楚明白那是我歷盡千辛萬苦賺來支撐你們生活的錢?我很想知道你是否曾經想過這一切!」(1513年7月30日,摘錄自《赤裸裸的米開朗基羅》)
還有一次,四弟喬凡·西莫內(Giovan Simoni)虐打父親,努火中燒的米開朗基羅去信斥責:「你真像是一頭畜生,我將以對待畜生的方式對待你⋯⋯如果我再聽到關於你的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我將立刻沒收你的財產,我會把不是你賺來的房屋、田產放火燒掉⋯⋯假如你願意改過,願意尊敬你的父親,我會幫助你⋯⋯替你買下一間商店。但是,你如果不按照我的期望去做,我就會開始清理你⋯⋯讓你確確實實地知道你在世上所有的東西都⋯⋯沒有了!」(1509年,摘錄自《赤裸裸的米開朗基羅》)
傷病纏身、工作壓力、金錢問題、家庭紛爭,令他飽受身心煎熬,有苦難言,他更一度萌生自殺念頭。
蘇子曰: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1512年10月,米開朗基羅以驚人意志,幾乎全憑一己之力,完成曠古礫今的《創世紀》天頂壁畫,創作歷時4年多。
正是: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其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其赤。
主題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返回《悲劇英雄米開朗基羅(三)》
前往《悲劇英雄米開朗基羅(五)》
參考書目:
羅曼·羅蘭著, 許汝紘譯。《赤裸裸的米開朗基羅》,台北:華滋,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