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水都」威尼斯,是一個「對立」並存 、「矛盾」共融的城市。
首先,威尼斯街巷阡陌與運河水道縱横交錯,「陸地」與「水」是截然不同的概念,但該城是由兩者完美的交織在一起,儼然一匹華麗綢緞。居民每天的出入,也離不開「陸地」與「水」。

威尼斯街巷阡陌與運河水道縱横交錯,居民每天的出入,也離不開「陸地」與「水」。
威尼斯的美麗不用多言, 另一方面其污染漸趨嚴重,由於其獨特地勢,難以建立完善的污水處理系統,城中不少污水未經處理下就排入運河。當你夏天乘搭貢多拉(Gondola)時,身子湊到水巷的水面上一聞,那陣陣撲鼻酸腐臭味令人窒息!
威尼斯的小橋流水令人想起中國江南地區的溫柔婉約,但那條貫穿古城的横向S形運河卻又豪邁雄渾。
古城區有不少廣場萬家燈火、喧嘩熱鬧,轉瞬間,你無意中竄進了一條冷清幽靜、燈火闌珊的小巷,當你以為前無去路,倏忽柳暗花明,原來小巷的尾端有一條岔路,沿著岔路向前走,眼前豁然開朗,原來你又回到那川流不息的廣場。
威尼斯的歴史,也是文明與野蠻並存。
話說羅馬帝國(Roman Empire)衰退後,歐洲陷入兵荒馬亂,遊牧民族四處搶掠。有一羣民眾被日耳曼人追殺,逃到意大利東北海濱地區,發現一潟湖,湖上有無數島嶼,衆人涉水逃到島嶼上避難。面對一望無際的湖水,敵人的騎兵也毫無用武之地。他們必須以船隻代步,但潟湖四周是石礁,而且有多處淺灘,不諳附近地理環境欲撐船而入,船隻必定擱淺。日耳曼人唯有望「湖」興歎。潟湖令眾人逃過一刧,從此以後,他們就在島嶼定居,成為威尼斯人的祖先。
潟湖雖然提供了天然屏障,但四周缺農地,不能種植農作物,而且資源匱乏,潮漲帶來水患之憂,生活條件艱苦。地無立錐的威尼斯人以水為友,以船為伍。他們最初為漁民,其後從事鹽及小麥的貿易。漸漸地,他們的漿帆船越去越遠。在那浩瀚無垠大海上,危機重重,威尼斯隨時要面對那巨浪咆哮、狂風呼嘯、暴雨敲打、嚴冬來襲、烈陽毒照、瘟疫肆虐、飢渴交逼,甚至海盗覬覦。他們也一一克服難關,生意如雪球越滾越大,最後壟斷了貿易,成為地中海霸主,寫下了威尼斯共和國(Republic of Venice)的海上傳奇。

地無立錐的威尼斯人以水為友,以船為伍。他們最初為漁民,其後從事鹽及小麥的貿易。漸漸地,他們的漿帆船越去越遠,生意如雪球越滾越大,最後壟斷了貿易,成為地中海霸主,寫下了威尼斯共和國(Republic of Venice)的海上傳奇。
威尼斯原本臣屬於拜占庭帝國(Byzantine Empire),後者自四世紀從羅馬帝國分裂出來,成為地中海以東的強權。不過,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十世紀以降,拜占庭逐漸衰落,反之威尼斯因貿易致富而日漸強盛。兩方勢力此消彼長下,拜占庭甚至要依頼威尼斯戰艦保障其海岸線安全。
威尼斯拿下了達爾馬提亞(Dalmatia,即現今克羅地亞南部沿岸地區),取得亞德里亞海的控制權。該地極具戰略價值,既有優良的海港,還有茂密的的森林,為威尼斯提供大量上等木材以製造穩固的船隻。
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今土耳其伊斯坦堡)處於歐亞交界處,自古以來就是東西方貿易的主要市場,大批威尼斯人在此經商。拜占庭皇帝在君士坦丁堡劃下了一個區域,允許威尼斯商人定居和從事貿易。拜占庭和威尼斯原本就互不信任,再加上文化習俗差異、信仰衡突、利益糾纏,矛盾不斷。拜占庭人視威尼斯人為沒有文化修養的暴發戶。威尼斯人則認為對方以大國自居,目中無人。日子久了,嫌隙漸深,裂痕也難以修補。
1201年,羅馬的使者來到威尼斯會見總督丹多洛(Enrico Dandolo),與其商討一筆大生意。原來教宗英諾斯三世(Innocent III)欲號召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十字軍須依靠威尼斯人的船隻、補及與航海技術跨越地中海。丹多洛雖已年介九十,且早已失明。他仍然高瞻遠矚、雄才大略。他再三躊踷,決定參加這場豪賭,他向使者開出條件:威尼斯為十子軍三萬名步兵及四千五百名騎提供船隻、補給,費用九萬五千馬克。另外,威尼斯又免費提供五十艘武裝船隻,條件是與十字軍對分戰利品。使者答應了條件,雙方簽約。
兩年後,威尼斯已經準備就緒,問題出在十字軍那方。原來,羅馬簽約的使者過度樂觀,應教皇號召的士兵遠低於預期,雪上加霜的是,十字軍所籌得奉獻捐款也僅得三萬多馬克。丹多洛叫苦連天,他是多番唇舌才遊説威尼斯人參加這宗交易。這兩年來,威尼斯暫停了所有商業買賣,傾全國之力,日夜趕工,籌備了十字軍所需物資。如今對方付不起費用,不但丹多洛名譽掃地,威尼斯也面臨破產危機。
丹多洛心生一計,他向十字軍將領提出,只要你們協助攻下扎拉 (Zara),還款期可以延緩。扎拉位於達爾馬提亞地區,原本臣服於威尼斯,最近投靠匈牙利,令威尼斯人震怒不已,一直想報仇雪恨。不過,扎拉是基督教國家,假如十字軍出兵討伐,那便是自相殘殺了。利字當頭,十字軍將領為了避免東征泡湯,唯有硬著頭皮,攻下扎拉,並洗刧一番。
攻下扎拉不久後,拜占庭皇子主動聯絡聯軍,聲稱其伯父奪了父皇伊薩克二世(Issac II)的皇位,他要求十字軍與威尼斯人出兵協助其奪回帝位,並承諾事後必定有重酬。丹多洛見奇貨可居,再次施展其伶牙利齒,再次以利害關係説服十字軍將領出兵。十字軍為了盡快還款,唯有答應這筆交易。拜占庭帝國乃東正教國家,與羅馬天主教雖屬不同宗派,畢竟也信奉基督。事情發展至此,該東征已經完全變質。
聯軍攻入君士坦丁堡,救回伊薩克二世,皇子也藉此登基,成為阿歷克塞四世(Alexios IV),於是出現了兩位皇帝共治的局面。
事情仍未解決。為了還清債務,阿歷克塞四世向開徵稅項,又命人四處搜刮教堂財物。君士坦丁堡居民心生不滿,而且對於聯軍造成的破壞怨聲載道,加上多年來和威尼斯人積下的恩怨仇恨,導致局勢變得不可收拾。
不久後,宮廷發生政變,新皇帝阿歷克塞五世(Alexios V)拒絕償還聯軍欠款,聯軍終於老羞成怒,於1204年4月再次攻陷君士坦丁堡,連續三日四處搶掠、擄刧、姦淫、殺人、放火,造成空前浩劫。
1860年,英法聯軍洗劫北京圓明圓,大文豪雨果(Victor Hugo)抨擊:「我們歐洲人是文明人, 中國人在我們眼中是野蠻人。這就是文明對野蠻所幹的事情。將受到歷史制裁的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另一個叫英吉利。」差不多600年前,君士坦丁堡也來了兩個強盜,一個叫十字軍,一個叫威尼斯。
威尼斯人從君士坦丁堡取回大量黃金、珠寶、名畫、器皿、雕塑,最具象徵意義的是,他們將搶掠回來四匹青銅駿馬雕塑,鑲嵌在聖馬可大教堂(St Mark’s Basilica)的正門上,時至今日,此四匹駿馬在教堂內展出,正門上的仿制品,仍在拔足翻騰、仰天長嘯,炫耀當日的「勝利」。(請看下篇)
參考資料:
黃仁宇著。《資本主義與二十一世紀》,台北:聯經 ,1991。
羅傑‧克勞利著。陸大鵬、張騁譯。《財富之城:威尼斯共和國的海洋霸權》,台北:馬可孛羅,2017。
《海上傳奇系列》文章
《鄭和與馬六甲》
《威尼斯共有國的盛衰(上)》
《威尼斯共有國的盛衰(下)》
《胡椒改寫歷史—葡萄牙與地理大發現(上)》
《胡椒改寫歷史—葡萄牙與地理大發現(下)》
《上帝創造了世界,但荷蘭人創造了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爭雄歲月(上)》
《上帝創造了世界,但荷蘭人創造了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爭雄歲月(下)》
《維京風雲》
纵横纤陌的水巷
无数的小桥流水
摇着小船出行人
漂在水上的房屋
这一切似乎是一
幅流动中的油画
让人流连忘返
讚Liked by 1 person
真的,小橋流水錯落有致、亂中有序,真的非常值得一遊!
讚Liked by 1 person
這位威尼斯的總督堪稱是位傑出的政治家
原來十字軍東征有這麼一段軼事,很有意思. 期待續集中
讚Liked by 1 person
是的,尤其是九十多歲暮年了
讚Liked by 1 person
歐洲歷史也是錯綜複雜
雖然唸書時也很喜歡唸西方歷史
但是在不算完整的課程敘述中
也是不容易能全盤理解清楚
寫這樣的文章真的不容易耶
想必先閱讀了很多書籍吧
謝謝你啊!
沒想到運河的水會是一場噩夢
這麼浪漫美麗的地方
當地政府不會想要解決惡臭的問題嗎?
想來還真有點遺憾!
對威尼斯想到的是他們富裕的生活
好像總是可以跟商人聯想在一起
看來他們從君士坦丁堡取回大量寶藏後
應該就更富裕了吧!
期待下一篇!
讚讚
對於歴史課學生以言,中國歷史(韓日也是)比較沒那麼吃力,分裂後統一,然後又分裂,朝代順序就是唐宋元明清。歐洲就從來不是統一,國家眾多,國界也經常變更,我經常也記不清⋯
運河的污染,正反映金玉其外,xxxx了,哈哈
讚Liked by 1 person
我在威尼斯時聽說整個城市沒有下水道,所有污物均排泄與水中,久而久之造成嚴重污染,要解決此難題看來不是一件容易的工程。
讚Liked by 2 people
記得看過新聞報導,現在部分地方已經有下水道,有些地方因為地勢地質的問題,還裝不了,要好多年以後才能解決。看來城市發展和環境保育之間的平衡點永遠都很難拿捏分寸。
讚Liked by 2 people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原來是這樣一回事,難怪被人說變質吧,經你一說才明白前因後果。期待下一集。
威尼斯原來有如此風「味」,之前從來未聽過媒體報導,這算是「隱惡」吧?
讚Liked by 1 person
相信當地新聞有報導,但這種事情,也許外界跟遊客也不太關心吧。
讚讚
前年再度拜訪威尼斯在島上夜宿一晚,趁著夜間觀光人潮散去,我和先生徒步於巷弄中。意外遇見高水位漲起,不消一鐘點便將聖馬可廣場變成倒映出美麗夜景的明鏡,水波盪漾隱藏不住威尼斯的風華絕代。另一半當下赤腳涉水背我回廣場另一邊的飯店,這大概是我覺得最浪漫的城市了。
期待下集!
讚Liked by 4 people
不知這時是否會看到溫熱的排泄物從腳邊飄過呢💩😝
讚Liked by 1 person
哈哈,是僥倖避過了才覺浪漫,還是先生當下有臭難言?!我再來好好探他口風。
讚Liked by 1 person
潮漲的聖馬可廣場應該仿如水國,如此美景盡收眼底,應該別具詩意而難忘
浪漫豈止是威尼斯,還有綺塔如此貼心的丈夫!😊
讚Liked by 2 people
非常難忘,旁側的迴廊映在水面,花神咖啡館的倒影反而讓夜晚的它較日照時清晰,極美!
讚Liked by 2 people
若是沒有戰事, 歷史就不是歷史了…
看來只要是河流之都,難免都要面臨汙染之痛。 威尼斯好美,我曾經在電視上看到,市民平時的交通工具就是屋外的小船隻,那種以水路通阡陌的閒情逸致,宛如太平盛世。
讚Liked by 3 people
是的,歷史一部份是戰爭構成的,而且愚蠢的人類不但隨意引發戰爭,還踐踏篡改歷史,企圖將自己所作所為正當化
讚Liked by 2 people
Dear Edward, 當你說到「企圖將自己所作所為正當化」,我的心就跳了一下。 這個情況似乎愈來愈多了,可憐黎民蒼生。 這麼美的風景,怎忍染上戰亂血腥。
十字軍東征的故事和緣由,果然不是教科書上說的一筆帶過。 人類的心思真的太複雜了。
讚Liked by 1 person
所謂「正史」,都是由勝利者或當權者撰寫的,有始以來,「歷史」從來都是一筆胡塗賬。
讚Liked by 1 person
如果有去威尼斯,
我一定要搭小船😎
只可惜我搭不了那麼久的飛機,
因為我有幽閉恐懼症😭
就看你的文章過過癮⋯⋯
讚讚
那真可惜,冒味一問,Selena你坐短途飛機可以嗎?坐船又如何?
讚讚
去威尼斯玩了一趟, 忙著照相, 導遊的話只聽了十分之一. 很高興從你這兒學到些他們的歷史.
水很有異味, 可是照起相來還挺美的. 離開那天小船開到旅館旁, 行李船運到碼頭, 真擔心行李會掉到水裡 😉
期待下集.
讚讚
中國大陸的水鄉我去了浙江的景點三次,西塘兩次烏鎮一次,第一次去西塘住一晚,第二次是和同事去一天回宿舍,烏鎮景區比較大住了兩晚 。。。有機會我也要去威尼斯水鄉一遊坐船。
讚Liked by 1 person
西塘和烏鎮如何?中國大陸的水鄉我只去過蘇州,那條水道景點雖美,但是筆直的,毫不蜿蜒曲折之詩意。
讚Liked by 1 person
西塘烏鎮是已開發成熟的水鄉景區,當然會有筆直的河道,但也要拐彎去不同的河道看景色,會比蘇州觀光點只有臨河一條街來得豐富些。
讚Liked by 1 person
改天真的要去逛逛^^
讚Liked by 1 person